第19部分(第2/4 頁)
騙似乎是小孩子的玩藝,與聰明絲毫掛不上關係,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成人世界,哄騙也是無處不在的,這是因為聰明人無處不在的原因。哄騙作為一種聰明技法,其效果與變通、媚上等效果相比,不但毫不遜色,而且其效用立竿見影,更顯神速,因此,哄騙絕不是小道,它是聰明人最基本也最實用的手段之一,即便在變通、媚上、內鬥這些聰明人引以為自豪的技藝裡,個個都有哄騙的影子存在。可以說,哄騙是聰明人很多聰明手段的基礎。
在聰明人的眼裡,只有實際利益是真的,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為了哄騙笨人才創造發明出來的,仁義道德也罷,規則制度也罷,在他們眼裡這都是一種哄騙,只有哄得老實人都規規矩矩地遵守這些,聰明人才能更方便地上下其手,牟取實利,所以在表面上,聰明人也假裝很仁義、很道德,對規則制度十分擁護,可在心裡,聰明人對這些嗤之以鼻,從這個角度講,聰明的本質實際上就是一種哄騙。
但是哄騙只能起作用於一時,無法長久,所以真正聰明的人,平日只將哄騙的精神糅雜在變通、媚上等招數上,而很少單獨使用哄騙,只在最關鍵的時候才用此一招,用過之後,也是諱莫如深,儘量不讓別人知道真相。
漢初的時候,淮陰侯韓信想造反,與鉅鹿郡守陳豨相約,讓陳先造反,引得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離開京城,然後韓信在京城策應。後來,陳豨按約定起兵造反,漢高祖劉邦也果然如韓信所料,親自帶兵去征討陳豨,韓信稱病不隨劉邦前往,暗中部署策應陳豨。韓信雖然武略驚人、用兵如神,但他當時手中無兵,只是個空頭侯爺,韓信便計劃假傳聖旨釋放京中的囚犯和官奴,率領他們攻打皇宮,擒獲呂后與太子,但是很不幸,訊息因故洩露了。呂后得到訊息驚呆了,韓信指揮兵將的本事她是知道的,此刻韓信雖沒有釋放囚犯、官奴,但光他侯府內的親信、爪牙,也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他們的人數不多,可在韓信的指揮下,沒有哪個人有把握能輕鬆地消滅他們,何況京中將官,很多是韓信的老部下,即便不是部下的武將,也多對韓信佩服得要命。呂后無奈之際,用了蕭何的計策,宣稱有人從鉅鹿郡高祖處回京來了,說高祖打了勝仗,陳豨已死。
文武百官得到這個訊息,紛紛入宮稱賀。韓信得到這個訊息,心中難受得要死,這時蕭何來了,告訴韓信說:“大家都去宮裡稱賀,你雖然身體有病,最好還是掙扎著,勉強去向呂后賀喜。”韓信此時還有什麼辦法呢,只好進宮賀喜。進宮之後,立刻就被呂后抓住殺了。
蕭何與呂后定的這個計策,是*裸的哄騙了,可效果非常好,很實用。蕭何是個儒雅長者,平生不說假話的,當初推薦韓信當大將軍的就是他,韓信絕對想不到他會來說謊話騙自己,於是,蕭、呂的哄騙立竿見影,馬上就取得了成果。
在軍事上,哄騙敵人是理直氣壯的,聰明人將之用到了*中,在關鍵時刻哄騙對手,像玩遊戲一般,瞬息間就將局面反轉過來,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司馬懿裝病騙曹爽,比如孫臏裝瘋騙龐涓,這種哄騙在兵法上叫假痴不癲。假痴不癲中的司馬懿也罷,孫臏也罷,都是在身處劣勢時,無奈下別無良法,這才不得不裝假騙人,以便保全自己。這種假痴不癲是被逼出來的,其欺騙效果,也主要是為了麻痺敵人、麻痺對手。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三章 哄騙(2)
不過聰明人很快就將哄騙這門技術學過來到處使用,騙的人不再限於敵人了,上司、下屬、朋友、陌生人,只要有必要,聰明人就毫不吝惜地使用哄騙高招。本來這招數只在關鍵時刻偶然使用,平日間不能頻繁哄人,因為頻繁地哄騙,必然讓自己的誠信度大為降低,不但影響人格形象,也讓今後哄騙的效果大打折扣,但聰明人不管這些,他們把哄騙作為一種常態的辦法,不厭其煩地使用,卻屢屢奏效,最起碼在為他自己謀取私利上屢屢奏效,這一點,真的讓人不佩服也不行啊。
一、以強勢作為後盾的哄騙
縱橫家張儀為了讓楚和齊絕交,哄騙楚懷王說:“如果楚國與齊國絕交,秦國不但與楚結盟,且送楚國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信以為真,就派人入齊,將齊王臭罵了一頓,與之絕交,然後派人跟隨張儀到秦國,要接收張儀答應的商於六百里土地,可張儀眼睛一翻:“楚王記錯了吧?我答應的是六里,何時答應六百里了!”
張儀這種明目張膽的哄騙,竟然能夠得手,除了楚懷王太蠢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秦國太強,張儀有秦國撐腰,所以即便是騙人,也不怕有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