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生產,造價相對低廉,便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湧進千家萬戶,不由分說地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潛移默化地在不知不覺中,實際上是強制性地改變和再造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比如高壓鍋、電飯煲和微波爐,就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千百年相沿成習的烹飪方式,而且改變了人們的口味。泡麵和易拉罐則不但改變了生活方式,還改變了生活觀念。對於所謂“新新人類”而言,認識一個人並和他成為朋友,然後再把他忘掉,就像泡泡麵一樣容易。人際關係則像別針和拉鍊,可以隨意別上或者拉開。甚至就連情人也有易拉罐式的,可以像紙巾一樣用過即扔。
人們的審美觀念也在變化。只要對照一下18世紀的機床、機器和現代傢俱、建築,就不難看出這一鉅變。精雕細刻、字斟句酌已經過時,簡約明快成為時代的旗幟。在這面旗幟下,建築、雕塑、繪畫、文學,乃至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紛紛上演著自己的“老兵新傳”,而旗手和領頭羊,則是設計藝術。
五
設計藝術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的同時,也在擴大自己的地盤。
首先是工業設計已不限於產品,還包括視覺設計(又叫“視覺傳達”)和環境設計(又叫“環境藝術”)。視覺設計包括商標設計、包裝設計和廣告設計,環境設計則包括室內設計、建築設計和城市設計,後者又叫空間設計。其實叫“空間設計”是不夠準確的。因為它考慮的並不完全是空間問題。比如在日本叫做“造町”,在臺灣叫做“社群總體營造”的社群設計(munity Design),更關心的就不是空間,而是生活環境、自然生態、地方文化等等。它的目的,是“讓市民更像市民,讓生活更像生活”,或者說,讓人更像人。在這裡,人際關係比空間關係更重要,人情味也遠比色彩、線條、造型和質感為重要。
這就不是“為商業而設計”,而是“為人而設計”;也不是“設計產品”,而是“設計文化”了。如果說,20世紀的時代特徵,是設計開始大量地直接介入人們的社會生活,改變和再造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那麼,在21世紀,設計則將成為人類十分主動和相當自覺的行為。大至建築、街道、社群、城市,小至飲食、服飾、車輛、用品,總之,人類的一切生存空間和生活方式,都要經過精心而富有創意的設計,而不再是惰性的、隨意的、粗糙的和雜亂無章的。人類將生存在一個經過了設計並被不斷設計著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之中。與此同時,設計師也將充分地意識到,他設計的,不僅是一件產品,一種包裝,一個路牌,一座電話亭,一排垃圾筒,一條街道或一幢建築物,而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一種文化。
這個新時代,無妨叫做“設計文化的時代”。
在這樣一個新時代,不懂設計藝術,將同不懂法律、不會電腦、沒有謀生能力一樣嚴重。沒有謀生能力,你不能生活。不懂設計藝術,你不會生活。因為儘管新時代的生存空間和生活方式,都將經過精心而富有創意的設計,但我們總不能坐享其成。設計既然是一種能夠改變我們生活的藝術,那麼,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進行。即便你並不動手,坐享其成,也要懂得欣賞,能夠選擇。何況,從19世紀到20世紀,無論產品設計、視覺設計、環境設計,還是別的什麼設計,其總體趨勢是越來越人性化。設計人性化的必然結果,是設計的個性化。在新時代,沒有個性的設計也是沒有品位和格調的;而保證設計具有個性的最佳方式,則是自己動腦,甚至自己動手。
我們能不為這新時代的到來未雨綢繆嗎?
*本文係為丁朝虹著《這不是一隻菸斗:關於設計藝術》一書撰寫的導言
txt小說上傳分享
走下樓梯的*者(1)
一
1919年,法國藝術家馬賽爾·杜尚(Marcel Duchamp,又譯迪尚、裘鄉,1887—1968)在巴黎買了一張萊昂納多·達·芬奇名作《蒙娜麗莎》的印刷品。杜尚購進這幅畫,可不是為了欣賞,更不是為了臨摹,而是為了“創作”。他用鉛筆在那個美人兒的臉上畫了兩撇翹鬍子和一撮山羊鬚,再題上幾個縮寫字母,這樣就完成了一件名為《》的“現成品”(ready…mades)藝術作品。
這幅又名《帶鬍子的蒙娜麗莎》的玩意後來成了達達派藝術的“經典作品”。然而杜尚還興猶未盡。二十年後,即1939年,他又畫了一幅單色畫,畫面上除了一小撮翹鬍子和山羊鬚,別無他物。翹鬍子和山羊鬚同他在《蒙娜麗莎》上所畫差不太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