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7…68)——羅馬皇帝,朱里亞…克勞狄王朝的末代皇帝,殘暴好色,妄自尊大,因實行高壓政策,遭到各階層的反對。——譯者
②卡拉卡拉(186…217)——自211年起為羅馬皇帝,在位期間壓制元老院,處死顯貴,屠殺抗拒應徵的亞歷山大居民,引起強烈不滿,後被謀殺。——譯者
〈965〉
我看,各國的革命、混亂和帶給民眾的災難,比起身臨其境的個別偉人的災難來是微不足道的,人們不要上當:因為,一切小人的苦難之和也算不得什麼,不在偉人的話下。——身臨危境而不忘自身。即從無數人的災難中漁利——非同一般——這可能是一種偉大性格的象徵,這種性格會征服同情心和正義感。
〈872〉
一個人為自己取得的權利,同他給自己提出的義務和他自認為勝任的使命成比例。最普通的人則無權生存,在較高階的人看來乃是一種不幸。
〈964〉
偉人意識到他統治一國之民的權力,意識到他同一國之間,或一個時代的暫時的一致——這種覺醒作為自由和意志的擴充——被誤認為〃利他主義〃——這促使他去謀求聯絡的手段。就這種手段來說,一切偉人都是有獨創性的,他們想要按自己的想象組成巨大的社團,他們還樂意把形形色色雜亂無章的東西定形,這促使他們去正視混亂。
對愛的誤解。有奴隸式的愛,委身的和謙讓的愛——既是理想化的愛,又是受騙上當的愛——有一種神聖的愛——它既蔑視又鍾愛其所愛,既改造了,也提高了其所愛。
關鍵在於獲取那種無比巨大的能力,透過馴化和犧牲千百萬敗類的手段去創造未來的人,而不因人們釀成的空前災難而毀滅。
〈614〉
讓世界〃人化〃,即這個世界日益使人感到自己是地球的主人。
〈595〉
我們的前提:沒有上帝;沒有目的;力量有限。我們一定要避免給低賤的人想出或規定出他們的必不可少的思想方法!!
〈860〉
談談等級。〃平等〃的可怕結果——最終每個人都認為有權過問一切問題。這就等於完全拋棄等級制。
〈364〉
利己主義!但誰也沒有問起過:什麼是自我?每個人都想把自我同一切自我同等看待,這是奴隸理論——即所謂〃普遍選舉權〃和〃平等〃的結果。
〈998〉
最高階的人生活在統治者的彼岸,沒有任何羈絆。因為,他們認為統治者乃是自己的工具。
〈757〉
現代社會主義打算創造一個與耶穌會教義並行的世俗形式。因為它主張每個人都是絕對的工具,至於為了什麼——至今沒有弄清楚。
〈916〉
教會的肆虐都幹了些什麼壞事:
1.禁慾主義——公開宣佈意志教育的自然功利性和意志教育的禁慾主義必要性,人們似乎還沒有這種勇氣。浮現在我們荒唐的教育界眼前的乃是〃合格的國家公僕〃,他是起調解作用的模式,他們以為有了教育和大腦訓練,就萬事大吉了;
甚至從來不認為有必要首先幹些別的事情——意志力的教育;人們要透過所有科目的考試,唯獨取消了最重要的專案:一個人是否可以有意願,是否可以許諾;青年人連什麼是他自己天性的最高價值這樣的問題都沒有考問,就結業了;
2.齋戒:任何意義上的——也作為保持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微妙的享受能力(譬如,暫時不讀書,不聽音樂,不和顏悅色;也該為自己的美德舉行齋戒);
3.〃寺院〃——暫時獨居。譬如,嚴禁通訊;一種微妙的反省和重新發現自我,它不想避開〃誘惑〃,而是想避開〃義務〃,即脫出日常事務的環境;超脫刺激和外界權勢的暴政,因為暴政譴責我們,只是在反抗中耗費我們的力量,不允許在自發主動性到來之前積蓄力量(讓我們細細地檢視一下我們的學者們吧;他們只是消極地思維,即,他們在能思維之前離不開讀書);
4.宗教節日——為了不把基督教和基督教價值的存在當成讓一切節日氣氛都見鬼去的壓力,人們就應當粗俗鄙陋。節日裡,我們領悟著:自豪、忘情、放縱;嘲弄各式各樣的嚴肅和鄙俗;牲口般的充沛體力產生了神性的自我肯定——對這一切,基督教是不能堂堂正正地表示贊成的。宗教節日乃是地道的異教;
5.正視自己天性的勇氣,用道德來裝扮一番。——不借道德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