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4/4 頁)
天性〃;靈魂具有無偏見和幾乎是自發的傳教士特性,因為靈魂為了尖銳地突出自己的對立面,便不注意〃儀式〃,而注重〃信念〃了……
根本說來,這裡的問題又加了一種特定的靈魂類別:似乎一個教士的民族發生了民族起義似的——來自下層(罪犯、稅吏、女人、病夫)的傳道運動。拿撒勒的耶穌就是他們認識自己的標誌。為了能夠信仰自身,他們再次需要神學基督變容說。為了給自己創立信仰,他們同樣離不開諸如〃上帝之子〃這樣的虛構……同教士們歪曲以色列的全部歷史酷似,在這裡,有人再歡試圖篡改人類的全部歷史,以便能使基督教成為以色列的根本大事。這一運動只有在猶太教的土壤裡才有可能產生。因為,猶太教的主要作為就在於同罪惡和不幸糾纏不休,並把一切罪過都歸結為對上帝的犯罪。那時,第二大勢力便是基督教。
〈215〉
基督教乃是群畜道德的非自然化過程,因為受到絕對的誤解和自我迷惑的影響。民主化乃是這種自我迷惑的自然形態,虛偽的東西要少一點。
事實:被壓迫者、低賤之人,芸芸眾生的奴隸和半奴隸在覬覦權力。
第一階段:
他們自己解脫自身——他們發動自身,首先是虛構,他們彼此相認,他們要使自己成功。
第二階段:
他們進入鬥爭,他們想要得到承認,要平等權,要〃正義〃。
第三階段:
他們要求特權(——他們把權力的代表拉到自己一邊)。
第四階段:
他們想要獨攬大權,他們享有大權……
在基督教中要區分以下三大要素:
a)各種形式的被壓迫者;
b)各種形式的平庸者;
c)各種形式的敗類和病夫。
基督教同第一要素一起為反對政治權貴及其理想而戰;同第二要素一起反對各種形式的出類拔萃者和特權者(精神的、感性的);同第三要素一起反對健康、幸福之人的自然本能。
假如基督教取勝,那麼第二要素就會出現在前臺;因為那時基督教就會說服健康者和幸福者跟著它走(作為基督教的事業而戰的鬥士)。同樣,對強者也是如此(由於他能制服芸芸眾生,所以令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