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頁)
是如此(由於他能制服芸芸眾生,所以令人感興趣),——而如今,基督教就是群畜本能,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平庸性都是寶貴的,因為他們透過基督教獲取了自己的最高認可。這種平庸天性最終要達到如此程度的覺悟(——取得了對自身的勇氣——),他們也會在政治上承認自己有權力……
民主制度乃是自然化了的基督教。既然基督教由於極端的反自然性而被相反的估價克服,它就成了〃返回自然〃的一種形式。——結果:貴族政體的理想開始非自然化。(〃高等的人〃、〃高貴〃、〃藝術家〃、〃激情〃、〃認識〃;作為特殊者、天才等等崇拜的浪漫主義。)
〈210〉
請讀一讀《新約全書》這本誘惑之書吧!它本能地徵用了道德,因為人們利用它贏得了公眾輿論,——而且是理想的羊群所認可的極其可憐的美德,別的什麼也說不上(包括牧人在內——),因為,它是道德的一種渺小、柔順、善良、樂於助人和醉心入迷的形式,它對外界毫無所求,——它把〃世界〃同自身判若兩界。它無端狂妄自大,好像人類的命運就是這樣圍繞著它來旋轉一樣;它認為一方的教區是權利,另一方的則是謬誤,是永世的下流痞和垃圾。對一切有權力者抱有莫明其妙的仇恨。但是,並不動手!它是內在的超脫,外表則一仍其舊(任人驅使、奴性十足;善於把一切都變成為上帝和美德效勞的工具)。
上一篇目 錄下一篇
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 權力意志
第十四節
〈86〉
享利克·易卜生是我熟知的人物。他及他那頑固不化的理想主義和〃要真理的意志〃並沒有敢於超脫道德的物質世界幻覺說。這個學說雖然大講〃自由〃,卻不想承認什麼才是自由。〃權力意志〃在缺乏權力意志的人那裡產生的第二次變態。第二階段,人們要講〃自由〃,也就是說,人們想擺脫擁有權力的那些人。第三階段,人們要講〃平等權利〃,也就是人們只要還沒有取得優勢,他就想阻撓競爭對手權力的增長。
〈855〉
確定等級,強調等級,這指的僅僅是權力的數量,否則就什麼也不是。
〈981〉
不是改〃良〃人,不是用某種道德對人說話,好像本來真有〃自在的道德性〃似的,或者有一種理想的人似的。而是創造強者必需的環境,這樣的人將需要和擁有使人強化的道德(更確切地說:需要一種肉體和精神的紀律)!
可別受蘭眼睛,或高胸脯的誘惑。因為,靈魂的偉大本身絲毫沒有任何浪漫主義的東西。而且,很遺憾,連一點可愛的東西都沒有。
〈250〉
讓我們看一看,〃真正的基督徒〃是怎樣著手從事違背本能的事吧:——褻瀆和懷疑美的、光輝的、富庶的、高傲的、自信的、有認識能力的、強力的東西——就文化的總體而言,他們意在剝奪文化的純潔良心……
〈865〉
一種自稱〃理想主義〃和不甘心讓平庸性仍舊平庸、女人依舊是女人的信念!——不要穿制服!我們清楚,樹立美德是多麼昂貴,美德絕不是平庸合意的東西,而是高貴的瘋狂,美妙的特殊性,擁有投強者贊成票的特權……
〈887〉
在人們要尋找強大天性的地方。——非社會性種類的毀滅和蛻變乃是更重大和更可怕的事。因為,他們具有群畜的本能,即具有反對自身價值的傳統。他們的防禦工具,他們的防衛本能,從一開始就不是強有力的,是不很保險的——偶然性的眾多恩惠乃是他們繁衍興旺的原因之一(——他們時刻在最低階和最迷信社會的分子中繁衍;假如人們要尋求個性,人們會在那裡找到它,甚至比在中間階層還要保險!)。
以〃權利平等〃為目的的等級和階級鬥爭——假如說它差不多完結了,那麼反對非社會性人物的鬥爭則方興未艾。(在某種意義上說,這種人物最易在民主社會中生存和發展,也就是在不需要比較野蠻的防禦手段並對秩序、誠實、正義、信任習以為常時)。
強人,應當披枷帶鎖,嚴加看管,因為群畜本能想這麼幹。在他們看來,這乃是自我剋制的、禁慾主義的退隱,或者透過有害勞動〃恪守義務〃,因為人們一旦從事這種勞動就再無法回到自身了。
〈102〉
悲觀主義的基督教世紀為什麼比18世紀還要強大——
18世紀相當於希臘悲劇時代——。
19世紀反對18世紀。遺產在此——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