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佛法修學概要》期中座談(五)(第9/10 頁)
的苦。好,請坐。
因為你現在面臨的只有佛道跟眾生兩個,上求下化,用藥只有一個原則而已,取其中道。你英文考八?分,數學考三?分,你要去補英文,補碼學?當然現代人比較重視培養專業,那應該補英文。其實從淨土宗往生的角度,你要補數學,補那個不及格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這個人多生多劫來,慈悲已經太重了,已經變成濫慈悲了,帶有愛取的慈悲了,你就要管管自己這一塊了,告訴自己:慈悲的結果就是後患無窮,你就是要對治自己了。你這個人本身已經很理智,很理性了,你還告訴自己這個攀緣是痛苦的,結果你更理智了。
所以你至少知道應該多用佛道來引導自己,還是多用苦諦來調伏自己,這個至少你要知道。調伏跟引導這兩塊要保持 balance(平衡)。調伏的包括什麼?四諦、?二因緣,包括人天乘也是調伏,它調伏罪業也是調伏;引導的——大乘佛法都是引導的。
來,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聽到四諦、?二因緣的時候,起大歡喜的舉手。好,理智型的;你進入大乘佛法聽到菩提心,起大歡喜的舉手。好,我知道。所以這就對了,這就對。你看到一個東西,突然間似曾相識燕歸來,就表示這一塊你以前學過;如果你對一個法很陌生,你就要注意,這一塊可能是你欠缺的,營養不良,我們要去修正過去留下的東西。
你臨終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不能出大差錯,業力不能出錯,妄想不能出錯,真如也不能。你要安住真如,你不安住真如你的心就向外攀緣,緣那個相狀,你臨終是何等境界?外面有人在哭,內心要離開娑婆世界,內憂外患,你那個感情的錯綜複雜,能禁得起那個刺激?!所以臨終的時候,懺悔業力、調伏愛取、安住真如這三個功課都不能太差。
第一個,業力不能出差錯。
第二個,妄想不能起顛倒。你可以打妄想,不能打顛倒妄想,這個太厲害。你可以打一般性的妄想,一般性的妄想你念佛就好了,它不是你的對手。但是你那個堅固妄想就要小心了!那個沒有處理掉的就是地雷,所以妄想也不能出差錯。
第三個,真如也不能出差錯。你忘了安住真如,你就四面楚歌了。你要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臨命終。你臨終的時候要走得瀟灑自在,安住空性、安住真如很重要。這個人世間本來就不是你的,嚴格來說你本來就不該來的,我們就不應該來人世間的,真的是這樣子。我們是一時糊塗一念妄動,才把今生給創造出來。
【學員提問】師父好,剛才師父說,四諦、?二因緣是對重感情的人,就是說是一個治病的良藥。那如果我們是重感情的人,我們應該去看佛陀的哪一部經?
【師父答疑】多思惟苦諦。
【學員提問】去看佛陀的哪一部經或者是祖師大德的哪一本書來對治呢?謝謝!
【師父答疑】好的,這個問題問得不錯。我會建議你,如果你去看經,可能要看《阿含經》。因為《阿含經》專治苦諦。你去讀《阿含經》,所有的話都是不淨、苦、無常、無我。色——不淨、苦、無常、無我;受(感受)——不淨、苦、無常、無我;想——不淨、苦、無常、無我,都是這樣子。
如果你要去對治你的感情,最簡單,你把蕅益大師的《四念處頌》背下來。沒有事的時候,你就一個字一個字的把那個文去體會一下意思,你就會進步。你把文字裡面的道理消化出來。你就觀想你是隻牛,把每一根草經過多方的咀嚼把營養釋放出來。這個文字相就是草,你用你的思想能力去思惟佛法的文字,你的心中就會出現道的光明,你會覺得你進步很多。
你把蕅益大師的《四念處頌》背下來試試看,沒有事的時候就把它吐出來——觀察、勝解、舍離心相,不斷地去觀察、去思考,你發覺你心中會出現一種調伏的力量出來。你就知道佛菩薩所施設的法力不可思議,這個藥真的有效果,以前我們只是沒有去吃它而已。
當然你最好一天有一點時間靜坐,念念佛,然後在寂靜當中,去思考法義那最好。如果你要讓藥效來得快一點的話,你最好在靜中思考。
好,還有沒有問題?我們回答最後一個問題。這個也是有關修止觀對治妄想的。
【學員提問】請問師父,在修止觀的時候,如果觀身不淨是否打斷了我所有唸佛的功德?又者,觀身不淨它是一種對慾望的強制壓抑嗎?
【師父答疑】我們講過淨土宗它是大乘法門,一定有所調伏,有所引導。調伏的是對娑婆世界的愛取,引導的是對極樂世界的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