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佛法修學概要 > 42.《佛法修學概要》期中座談(五)

42.《佛法修學概要》期中座談(五)(第10/10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寶可夢之命運的邂逅買下飛科,成為LPL守護神!王者榮耀戰鬥記錄冊寶可夢之暴君統治女扮男裝,被高冷千金倒追開局擊殺尹志平剛穿越就要滅世是怎麼回事末世:雙皇廢土求生提示來自50年後,叫我怎麼輸?末日遊戲:喪屍竟是自己你把faker都打抑鬱了?NBA:最強3D,神級跑位!小寡婦翻身,受不了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刀刀直播間鬥破蒼穹之星辰天命重生黛玉清仇錄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殘夢遺傷

求。當然你在憶佛唸佛的時候,你心中現的相是佛的功德相,希求的;那你修不淨觀的時候,你現出的是眾生那種煩惱雜染相。那你的意思是說打斷了你的唸佛的功德,其實這個就看你的心態。當你現出了雜染相的時候,你的心如果是訶責的,是厭惡的,那怎麼會打斷了你念佛的功德?

如果現出的是極樂世界的相狀,我們的心態是欣求的心態;如果現出的是娑婆世界的雜染相狀,應該是以訶責厭離的心態,這兩個沒有衝突。一個厭離娑婆;一個欣求極樂,這兩個是一條線上的。

不過我的建議是這樣,一般來說操作次第很重要。你最好先觀厭離娑婆。你如果不厭離娑婆,直接看極樂世界的功德,你不會很欣求,不會珍惜。一個人經常吃好東西,吃久了他就不會珍惜了。所以次第很重要。你最好先觀娑婆世界的苦惱相,然後告訴你自己:我沒辦法處理。你再觀極樂世界的功德,你會有強烈地皈依、強烈地危機感。所以我們一般來說,是先觀娑婆世界的苦惱相,再觀極樂世界的功德相,這個次第會比較好,先厭離再欣求,這是一個操作的次第。你反過來,效果就不一樣了。

這個假觀的操作,有沒有問題?就是先求調伏,再求引導。當然我們唸佛人先安住,安住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因緣。面對兩個因緣:一個雜染的因緣;一個清淨的因緣。調伏雜染因緣,引導到清淨的因緣。兩塊:一個眾生法界的厭離;一個佛法界的欣求。安住空性中,先求調伏,再求引導。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那先調伏再引導,是在一堂功課裡面做,還是說一堂功課做完再引導?就是停留在同一個點?

【師父答疑】最好能夠接著做,因為你調伏會幫助你引導。如果你分兩天,可能你昨天的心情,已經沒有了,會消失掉,因為我們在修行過程中,還是生滅心。

所以你的功課當中,比方你去佛堂先拜佛、打坐,先靜下來,先把心中的波浪靜下來。靜下來的時候,就是把你的所緣境於三摩地所行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愛我一定要挺我給反派當妹妹做反派不如碰瓷都市:下山要債,竟要到個老婆盛寵狂妃雙面偶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