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3集《佛法修學概要》(第2/5 頁)
以人天乘來說,它的道理就是善惡的業果。我們剛開始在調整內心時,心中先相信生命是有軌則的,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要把這個道理經常放在心中安住,用這個道理來審量、來觀察你的身口意,是不是合乎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剛開始是在道中安住。
透過理觀的智慧,安住以後,還要有一個引導。你要有一個目標,我們來生要往哪裡去?今生已經是不可改變了,今生已經是一個既成的事實,不要再去改造你的今生,如果你夠聰明的話,會知道這是在浪費你的時間啊!你要認命,才可以放棄你的外境,從內心中好好地去耕耘,那是一個廣大的田地。當你開始放棄外境,開始在經營你內心時,你的修行上路了,至少你方向正確了。
所以我們在學習佛法時,先從道理的安住,然後從道理中再設定目標,所謂的安住力,引導力。人天乘的引導是什麼呢?趨向安樂的果報,這是我們生命的第一個目標。先不談解脫,先求離苦得樂。我們從理論的學習,至少在內心產生了安住道,引導到安住業果的道理,引導到人天的快樂果報,這是道的修學,這部分是屬於靜中修的。等到你理觀的智慧具足以後,你就有資格來開始修學法門,這就是所謂的事修。在人天乘當中,我們要修的法門,第一個是五戒跟十善的法門,透過這個法門來做調伏跟轉化。我們內心的顛倒妄想,有很多層次的障礙,顛倒妄想最外層的就是罪業,這一塊要先調伏,要先轉化。
我們安住了、引導了以後,開始依止五戒的法門,來燻修我們的內心,產生調伏跟轉化,從造罪的心轉化成增上的善心,善良的心。為什麼我們的改變要依止法門呢?因為我們自己已經失去了改造的能力。
所以三皈依最重要是皈依法。而法,第一個最粗淺的基礎的法,就是五戒的法門。你要透過五戒法的燻修,來產生一種調伏罪業,轉化成善良的心,這是第一個工作。這就是動中修,生活的歷練,依法修學,調伏內心,從一個邪惡的心轉成善良的心。
所以,理觀是屬於安住跟引導,事修偏重在調伏跟轉化。理觀帶動事修,事修又加強理觀,在心中產生一種善的迴圈,慢慢地我們的生命就能夠從痛苦的三惡道,提升到人天的安樂。
佛陀的大智慧,他安排五戒的法門,這個法門有一種力量,可以把我們生命從痛苦的三惡道,提升到人天的快樂。這個法門只有佛陀出世才有,外道通通是盲修瞎練,修了半天沒有達到乘的效果。就好像坐車子一樣,剛開始,我們坐的第一班車就是讓我們從三惡道的痛苦到達人天的快樂。這就是我們燻修時坐的第一班車子,叫五戒的法門。
我們看講義。前面五戒我們講了殺戒,接下來我們看不偷盜戒。
辛一、解釋名義
不偷盜,先看第一個解釋名義。
什麼叫偷盜,先把偷盜解釋清楚了,我們對這種行為產生斷除,就是不偷盜。我們看講義,請合掌。
我們把偷盜的定義做一個簡單地解釋。什麼叫偷盜呢?律上說,“不與而取他物。”就是說,主人沒有答應給我們,但是我們用其它非法的方式來奪取。奪取什麼呢?是他人之物,是有主之物。這個非法的奪取,在律上主要有三個重點:第一個是偷,偷取,私下偷取;第二個是騙取,用種種欺詐的手段來騙取;第三個是盜取,就是公開地去奪取。“凡有主物,不得盜心故取。”
以下對這三種情況,在律上開出了十種的差別。
第一個,“若自取。”就是你這個偷盜的行為,是自己親自去盜取。
第二個,你沒有去做,但是叫你的朋友或者屬下去做,“教他取。”他去做了以後,你也犯盜戒,因為你是教唆他去做的。
第三個,“方便取。”方便取在律上說,是財物自來,方便奪取。這個東西自己來的,比方說,你家突然間門前出現一隻小狗,它自己跑過來的,你看它很可愛,就偷偷把它抱來養,犯盜戒。如果它是有主物的話,雖然是它自己過來的,但關鍵在它是有主物,這叫作方便取。
第四個,“咒取。”這個現在可能比較少。印度有一種咒叫起屍咒,他去殯儀館、海葬場、火葬場,找剛剛死的屍體,這個屍體還沒有完全壞掉,那麼他用咒術去招請鬼神,住在這個屍體上,由鬼神來運用這個屍體,去幫他做偷盜的行為。鬼神跑到這個身體裡去犯了偷盜,你是那個持咒的人,所以犯了盜戒,這叫咒取。
第五個,“因寄取。”別人要到其它地方去,把兩千塊錢交給你,他回來時,“欸,我現在回來了,兩千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