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33集《佛法修學概要》(第3/5 頁)
以六祖大師的高明,來自於他看到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看到我們生命最早的根本。雖然我們經歷過很多次的生命經驗,每一次的生命經驗都留下了很多不好的影像,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影像沒有真正染汙我們的內心。所以我們還是那個明瞭的清淨心,那個本性沒有失掉,而這個就是我們的安住處。
但是我們也不能說神秀大師的方法是錯的。我們應該說,以六祖大師為根本,叫第一義諦;神秀大師“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頂多只能夠稱第二義諦。它是先從“本來無一物”以後,你才有資格講到“時時勤拂拭”。一個人要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對治煩惱,這個是大乘佛法非常重要的概念。你這個概念沒有建立起來,你菩薩道就走不下去了。所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是整個菩提心的根本。
我相信諸位很多人都受了菩薩戒,菩薩戒很重要的就是——你要得到菩薩的戒體,你必須要得到佛陀的一個因種。你如果沒有得到戒體,你所修的一切就不能叫菩薩行,那叫人天善法。而你要得到菩薩戒體,很重要一個概念,在菩薩戒裡面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種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如果你不能夠在凡夫跟佛陀中間找到他們的共同點,你就很難得菩薩戒體了。
雖然我是業障深重,雖然佛陀是萬德莊嚴,諸位!你們認為凡夫跟佛有沒有交集?其實是有交集的。從因緣的角度,佛陀果然是萬德莊嚴;從因緣的角度,我們真的是業障深重。但是如果我們把這種因緣的假相撥開,把佛陀的因緣假相也撥開,其實我們的體性是相同的,那個明瞭的心性是沒有差別的。
我們必須要找到我們凡夫跟佛陀最重要的共同點——現前一念心性,這個是一切成佛的因種,找到它你才可能得到菩薩戒體。你要從這個地方開始出發,因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根本——安住空性,離一切相。
己二、大悲為上首
這個工作做完以後,我們就可以做第二個工作,以“大悲為上首”。菩薩安住空性以後,因為他那個空是融攝一切萬法,具足一切萬法的,所以他發起大悲心,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安住空性是沒有相狀的,但是大悲心開始產生了兩個相狀,所以菩薩的心中只有兩個相狀而已:一個是佛道的相狀,他緣佛的功德相,激發自己上求佛道;一個是他緣眾生的苦惱相狀,激發自己儘量地去幫助眾生,下化眾生。他在清淨心當中,建立了兩個相狀來激發自己,上求下化,這是他第二個要做的工作。
己三、無所得為方便
第三個以“無所得為方便”。前面是講安住,這個地方講調伏。我們雖然安住空性,但是我們有習氣,理可頓悟,事要漸修,所以這個時候菩薩不斷地思惟苦諦,不斷地思惟無常無我,來調伏自己的愛取,不斷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所以在六度當中,也就是說你開始行菩薩道的時候,你心中要先建立三種力量:第一個,安住力——安住空性;第二個,調伏力——思惟苦諦、調伏愛取;第三個,引導力——引導到佛道,引導到淨土。這個時候你就有資格來修習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的法門。
我們前面在修習人天善法的時候,是不要求你什麼心理素質的。你只要有歡喜心、有信仰就可以修行。菩薩道除了信仰以外,它多了智慧跟慈悲這兩個。智慧是安住跟調伏,慈悲就是引導。
這是我們修菩薩道的一個很重要的依止——就是我們的菩提心、空正見。
戊二、別示六度行相
分六:己一 、佈施度。己二、持戒度。己三、忍辱度。己四、精進度。己五、禪定度。己六、智慧度。
己一、佈施度 分三:庚一 、佈施自性。庚二、趣入修習佈施方便。庚三、修習佈施差別內容
庚一、佈施自性
我們先看佈施度。這當中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什麼叫佈施,它的體性是什麼。請合掌。
《廣論》雲:云何施自性?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所有無貪俱生之思,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
什麼是佈施呢?在《廣論》上說,就是菩薩他能夠不顧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資具,包括財物、飲食、衣服、臥具等等。他面對這些資具,必須要有兩個心態:
第一個,無貪。他不能有貪著的心。沒有貪著的心,當然包括了“安住”跟“調伏”兩種力量,他安住空性,調伏愛取。所以他對於自己暫時用不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