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佛法修學概要》39-40集 期中座談7研討(第3/9 頁)
所以同樣一句佛號,誰能夠把佛陀的功德全部釋放出來,就各憑本事了。因為同樣一句佛號,佛陀是平等的。身為佛陀他沒有偏心的,他沒有鎖定哪一個目標,說要對誰特別好。這就是為什麼一場佛七打下來,有些人是滿載而歸,有些人只是跟阿彌陀佛結結緣,因為你沒有準備好。
那麼我們從這個心態的準備,大致分成兩類來看:
一場佛七打下來,有一種人是消業障式的唸佛。你看他七天創造了多少佛號,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讚歎、意業的皈依,一天打下來不可思議,創造了多少佛陀的功德。那功德跑哪裡去呢?跑去消業障了。他打完以後很輕鬆,他做生意很順利,這是消業障式的唸佛。因為他沒有理觀的帶動,只有信仰、信心。
當然,身為剛開始的初學者,這可以理解,但是你應該可以再進步。慢慢慢慢地你要學習經論,知道怎麼去面對你內心的世界,怎麼去調整自己,去加強你心靈的素質,加強你心靈的力量。當你心靈力量準備好,你的明瞭的心在跟佛號接觸時,這個佛號就不是一般佛號,佛陀給你更多的東西,因為你準備得更好。
所以我們就會從消業障式的唸佛,提升到往生式的唸佛。你是要了生死的,不是追求世間的那種安樂的糖果而已,你要的是摩尼寶珠,因為你準備好了。所以你從一種信仰式的唸佛而提升到理觀式的唸佛,你的生命是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就是一個人是走到人天的安樂道,一個人是走到成就佛道、往生的菩提道。這兩個道路,跑道不一樣,因為你的心態提升了。
那麼,我們從一種信仰式的、消業障的唸佛,怎麼提升為一種往生式的、理觀式的唸佛呢?就是你除了佛號以外,要有智慧的引導,這兩者就差在這裡了。你不能只是靠你的感情,你不能只靠你的宗教情操來唸佛,不可以的,你要提升你心理的素質。
一個初學者你是不能夠同時操作理觀跟事修的。初學者要把理觀、事修切開來分成兩塊,要分開操作。你一開始到佛堂的時候,要先拜佛,因為你的身心粗重。讓身心調柔,調柔一段時間以後,稍微經行一下就打坐。打坐的時候先念佛,把心靜下來,可能十五分鐘,可能三十分鐘,就專心聽聲音。這個時候你的心是無分別住的,只有一念的皈依就好,只要順從彌陀的音聲,你相信這個音聲是無量的功德,它一定會救拔你。第二個,你相信這個音聲一定會帶你到淨土去,只要相信就夠了,帶一點信仰。這個時候心中是不動名言的,只有聲音,法界一聲。
那麼事修一段時間以後,你開始把佛號停下來,修理觀。觀照你一念心本來清淨,本來具足空、假、中三觀。當然這個空假中三觀等於是三種觀法:第一個,觀照真如;第二個,觀照眾生;第三個,觀照佛陀。就是慢慢地安住、調伏、引導。理觀一段時間以後,再恢復到唸佛,再事修,就是這樣調配。但是主修是持名。
那麼理觀幹什麼呢?你要調伏煩惱的第二念,就是為臨終準備。你要有能力去調伏,就是說做第二唸的調伏,你要為臨終儲備一種調伏的力量。你每一個觀照,在你的內心當中都會加強一種力量。臨命終的正念不是從天上掉下來,這個能量你要去儲存。所以我們剛開始是理觀、事修,事修、理觀。
當然你不用到臨命終,慢慢地你會發覺在唸佛的時候,遇到特別大的那種妄想,帶有煩惱執取的妄想來衝擊你的時候,你自己會提出理觀來告訴你:這都是虛妄,你不要管它,你要先放下它,它只是影像而已;然後你再來對治它,你要思惟它是一個過失相,阿彌陀佛的功德是無量光,你會慢慢地從空假中裡面產生安住力、調伏力、引導力,你自己會啟動一種去衝破難關的力量出來。當然這個是第二念,你第一念一定會受到震動,它衝擊你的時候,你會搖晃幾下,但是你馬上鎮靜下來,你的理觀智慧就會出現。它沒有辜負你,你平常栽培的理觀就會出現,我們能夠掌握第二唸的反擊能力。不用到臨命終,你就會覺得你在佛堂栽培的理觀果然不可思議。
所以說剛開始理觀跟事修是分開,但是等到你慢慢熟悉以後,你在唸佛的時候,理觀它是在潛伏狀態,但是隻要是有障礙,它主動地會跳出來,它自動會啟動的,它會幫你掌握第二唸的正念,你就知道你的功夫有進步了。你已經不是以前的你了,老是被煩惱業力追著打,你是有第二唸的抗拒能力了。這個時候,你的理觀跟事修慢慢結合。
當我們修行佛號正式提起來的時候,佛號是在現前的狀態,理觀是在潛伏的狀態,它隨時備而不用。因為它隨時面對你內心強大而堅固的妄想,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