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對方的心跡,二來自己的腦海裡也多了些斡旋的機會。
也就在畢敬業進來之前,海老剛接了一個北京的長途。是一位正參加中共八屆九中全會的老戰友打來的,老戰友透露了會議決定的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還透露了《關於農村整風整社和若干政策問題的討論紀要》的檔案精神:中央決定在全國開展一個整風整社運動,徹底檢查和糾正“共產風”、“浮誇風”、瞎指揮風、特殊化作風、強迫命令風,進一步調整農村中的生產關係、上層建築,純潔幹部隊伍,純潔黨的組織,健全黨的生活,加強黨組織的堡壘作用。
海老對此作出的第一反應是:要糾偏了,又要搞運動了。
參與過歷次政治運動的海老,早已是出神入化的“運動油子”了。還在縣裡工作時,政治運動就已被他概括為四個字:誰整?整誰?
自從坐鎮蓮州地委大院後,這“四個字”就變成了“兩個字”:整誰?
領導政治運動,海老業已輕車熟路:運動來了要重視,風頭一過沒屁事。所謂重視,就是作姿態,是讓上邊看的,也是讓下邊看的,要作足作透作夠,這叫“緊跟形勢不掉隊”,也叫“跟上級保持一致”。他的做派是將“山雨欲來風滿樓”變為“山雨欲來風滿蓮州”。他親自坐鎮新聞媒體,對上級精神傳達不過夜,大造革命聲勢,大造革命輿論。
這個階段是務虛。務虛是為務實做準備的,務實就是“整人”。
整人,才是運動的實質。
在蓮州地盤上,海老高居千萬人之上,生殺予奪,全憑他一句話。然而為官到此,並非已進到保險箱裡,並非已無牢災之虞。且不說覬覦權位的政敵,“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愣頭青、二桿子少嗎?
為官者不可高枕無憂,不能不懷揣憂患之心。
更不能馬放南山,刀槍入庫。
運動來了,也就是機會來了。
運動不僅可以顯示政績,還可以消除隱患,排除異己,扶植親信。
所以說,搞運動對為官者來說不是壞事。
說穿了,運動別人,就是為了保護自己。唯有有效地運動別人,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弄得好,一場運動下來,地盤會更鞏固,地位會更牢靠。
因此一提運動,海老就亢奮,就激動,就滿面紅光,就熱血沸騰。
蓮州是農業大區,是這次糾偏的重點。蓮州偏沒偏?回答當然是肯定的。蓮州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在真空中,外地出現的偏,蓮州也有。
那麼偏在哪裡?如何糾偏?糾誰的偏?糾偏到啥程度,才能使上邊滿意,下邊也不冒煙。
就在海老為這一連串問題傷腦筋的時候,畢敬業不約而至。面對虔恭的畢敬業,海老的心窗豁然一亮。恩公祠事件迅速在他的腦海裡過了一遍電影,剛才的一連串問題,隨之就有了基本明確的答案,這難道是天意?
海老讓畢敬業先說。
畢敬業說時,海老一直沉默不語。
直到畢敬業沒詞兒了,開始搌嘴角處的白沫兒了,海老才平靜地說:“敬業同志,你再想想,還有啥要說的?”
畢敬業真的停頓了一下,又強調說:“一個人不論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且不說她的動機如何,她選擇公然吊死的方式,就是與社會對抗與黨對抗。她再把吊死的地點選擇在通往縣委機關的最熱鬧的大街上,這就更是與社會對抗與黨對抗。如果將阿媽尼定成了革命烈士,蓮花山縣委成什麼了?我畢敬業成什麼了?不就成了迫害革命烈士的罪魁禍首了嗎?作為縣委書記,我認為只要還是共產黨執政,就不能允許有這樣的‘革命烈士’存在。”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39.老革命海老(4)
如果畢敬業是昨天來,或者說是提前兩個小時,確切地說是海老接到老戰友的長途電話之前,海老會對畢敬業的看法持相同的意見。
但此刻就不同了,中央要糾偏,蓮州就必須糾偏。恩公祠就是蓮州“偏”的典型,你畢敬業撞到“糾偏”的大網上了。不糾你畢敬業的“偏”,恩公祠人會答應嗎?如果有人將恩公祠餓死人的事捅上去,上邊會答應嗎?我海水清就是想蓋也蓋不住啊。非但蓋不住,還會引火燒身。
但海老並未顯山露水。他先對畢敬業一番“肯定”,將畢敬業“肯定”得飄飄然時,才委婉地說出了幾點“沒考慮成熟”,還不能代表地委的“個人看法”,僅供畢敬業“參考”。然而,就是這幾點“個人看法”,才是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