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子20克,石蓮子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益母草30克,甘草15克。
第十一章 張琪(4)
【用法】水煎服,每日服2次。
張教授指出,本方是清補兼施之劑。方中黨參、黃芪、甘草補氣健脾,助氣化以治氣虛不攝之蛋白尿;但氣虛夾熱,故用地骨皮退肝腎之虛熱;黃芩、麥門冬、石蓮子清心肺之熱;茯苓、車前子利溼;益母草活血利水,因慢性腎小球腎炎多兼血淤之證;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具有益氣固攝、清熱利溼解毒的功效。
另外,張教授還指出,本方雖然治療氣陰兩虛,在方中黃芪、黨參,用量較重(30~50克),在辨證時較適合以氣虛為主的患者。本方服用一段時間後,有的患者出現咽乾口乾、納食減少、舌尖紅,顯露傷陰之象,此時可加滋陰清熱之品,減少參芪補氣用量,否則堅持原方不變,就會出現陰虛症狀加重,尿蛋白再次增加的狀況。伴有血尿者,可加入二薊、藕節、蒲黃等。
健康回音壁
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除藥物治療外,還可配合推拿調養法,具體方法為:取俯臥位,以捏法在膀胱經和督脈循行線上施行手法,每一手法由3遍增至5遍,動作輕緩;也可做搓腰動作,用兩掌根緊按腰部,用力上下擦搓,交替左右搓擦,動作要快而有勁,使區域性發熱;還可在腎腧、氣海腧、大腸腧、小腸腧、腰腧、命門等用力按揉,以酸脹為度。仰臥位時,在腹部氣海、關元等穴揉摩,以區域性發熱為度。
消堅排石湯——張氏治療腎石病獨門秘方
大師手記
治療此病(腎結石)用清熱利溼,滌石通淋法有一定效果。其機制是透過藥物的利尿作用,增加尿流量,促進輸尿管蠕動,有利於結石之排出。但據臨床觀察,這一治法的作用有一定限度。對結石停留於上尿路,特別是腎盞較高部位,體積較大者則效果不顯。尤應重視的是凡結石停留必使氣血阻遏,而結石之排出又必賴氣血之宣通以推動之。
——摘自《張琪腎病醫案精選》
國醫釋讀
腎結石,屬於泌尿繫結石的一種,多數位於腎盂腎盞內,小結石可隨體位而移動,較大結石其形態與所在腔道形態一致,可表現為典型的鹿角形或珊瑚形,腎實質結石少見。在中醫理論中,本病屬於“淋症”範疇,常以小便排出沙石為主證,故稱之為“石淋”。
對於腎結石的治療,雖然西醫方法不少,如體外碎石、微創手術等,但都是以對人體的損害為代價的,而中醫藥治療不僅可以避免手術對腎實質的損傷,而且可以有效地促進腎積水的吸收、感染的消退,以及腎功能的恢復。因而,中藥治療腎結石,有著獨特的優勢。
一般來講,中醫治腎結石多采用清熱利溼,滌石通淋的方法,即透過藥物的利尿作用,增加尿流量,促進輸尿管蠕動,有利於結石的排出。腎病專家張琪教授指出,這一治法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制約,對於結石停留於上尿路,特別是腎盞較高部位,體積較大者效果就會不明顯。張教授認為:“凡結石停留必使氣血阻遏,而結石之排出又必賴氣血之宣通以推動之。”張教授總結精煉出驗方——消堅排石湯,臨床療效非常顯著。
【組成】金錢草50克,三稜15克,莪術15克,雞內金15克,丹參20克,赤芍15克,紅花15克,丹皮15克,瞿麥20克,扁蓄20克,滑石20克,車前子15克,桃仁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早晚溫服。
金錢草清熱解毒、利尿排石,同時能活血化淤,為治療尿路結石首選;三稜、莪術、雞內金破積軟堅行氣;赤芍、丹皮、丹參、桃仁、紅花活血化淤、散痛消腫,再配以扁蓄、瞿麥、滑石、車前子利溼清熱;諸藥相伍,共奏溶石排石之效。
第十一章 張琪(5)
另外,患病時間長了,會導致正氣虧虛,所以應扶正與驅邪兼顧,腎氣虛者可以加入熟地、枸杞子、山藥、菟絲子等;腎陽不足者,加入肉桂、附子、茴香等;兼有氣虛者,可以適當配合黨參、黃芪。張教授曾治一腎結石患者,經用一般排石藥物治療無效,後發現患者面色萎黃、氣短易倦等氣虛現象,於是在消堅排石湯中加入黃芪30克,黨參20克,服藥30劑,結石隨小便排出。
健康回音壁
腎結石並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很多嬰幼兒也患上了結石。對於家長來說,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是最關鍵的。小兒腎結石發病早期,大一點的孩子往往訴說腰或腹股溝疼痛,不會訴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