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2/4 頁)
的人。
即便是李明睿又如何,嘉靖死之前,徐階也是一個極聽話的,對嘉靖的言聽計從甚至不遜色於嚴嵩。
但嘉靖一死,不還是玩了嘉靖一把嗎?
“除了李建泰,六部九卿和內閣幾位沒甚太大關聯的閣老先暫且壓下來,但把這些供詞和材料都給他們每人送一份過去,讓他們寫自辯詞,如果還戀棧權位,就老老實實的配合朕做個表率,如果不想把吃進嘴裡的吐出來,就給朕繼續查!”
朱由校沒想到會牽涉出這麼多的官員出來,但他還不想把自己的整個官僚體系給徹底搞崩潰,尤其是六部和內閣這種行政衙門,這裡面的許多老油條都是自己又愛又恨的,但自己乃至於整個大明的百姓們偏偏又都離不了他們,沒有這些虛偽的循吏支撐著這個帝國運轉,大明上下之間的聯絡就會徹底中斷。
所以,少不得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改變一下策略。
但該震懾的還是要震懾的,李建泰這樣的清流官員又沒什麼實際價值的自然是要被當做殺雞儆猴的雞好好凌遲一番的,而永安伯也被當做震懾勳戚的代表死在了絞刑架上。
這些人的死倒也的確讓整個大明的官僚擔驚受怕了一陣子,牽涉到這裡面的內閣和六部的重臣也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寫好自辯詞,其實也就是做檢討,給大老闆即皇帝陛下朱由校檢討自己在思想覺悟上是怎麼落後了的,以致於背離了皇帝陛下的囑託與教誨,對不起君王,對不起百姓。
現在禁衛軍平了吳襄和吳三桂父子,使得尾大不掉的關寧軍走向了沒落,又徹底滅了科爾沁部和喀爾喀部,如今更是滅了鄭氏海盜集團,可以說,在現在的大明,朱由校掌握的禁衛軍已經成了大明帝國最強大的震懾力量,也正是因此,朱由校才能肆無忌憚地發動東廠對百官進行嚴厲的打擊。
但朱由校深刻的明白一點,自己這如日中天的皇權正是基於自己現在控制了大明大部分的財富,而不再是由士大夫階層控制大部分的社會財富,因而整個帝國的軍權才能由自己掌控而不是再由文官集團掌控。
現在自己這麼做就是要長久佔有大明絕大部分財富支配權的意思,可以預見的是,今後大明國庫收入的大部分將來自於海貿,事實上現在的海貿就已經造就了許多的富可敵國的家族,朱由校要做的就是要讓這海貿不能只是造出幾個富可敵國的家族出來,而是讓國家變得富有,並讓這些社會財富去進一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進而使得整個大明進入一個良性迴圈的發展模式。
而不是,讓大明出現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局面,從而使得社會矛盾尖銳,朝廷疲於維穩而耗費大量財富並最終破產被另一政權取代。
沒人再敢對朝廷開海一事提出異議,也不敢在暗地裡搞小動作,一些沿海的大商賈不得不按照朝廷的安排接受朝廷的改造,且規規矩矩的向朝廷繳納進出口的稅額。
他們的後臺靠山不敢再為他們說話,為了賺錢,也只能老老實實的按照章程來。
大明的海岸線很長,將來可以開放的埠頭還有很多,但現在還不是真正海洋時代,海外市場也沒有完全開啟,基本上對大明貨物最大的需求方還是地中海一帶以及西歐地區,近海的也最多是朝鮮和日本。
所以,現在直接全部開放倒也不現實,但在一些緊要處開闢軍港倒是有必要的。
雖然現在大明的外部軍事壓力仍然主要來自北方,但從長遠來看,大明要想擴大自己的利益,主要角逐場還是這廣袤的海洋,南洋雖然已經有了許多漢人,但還沒有真正展現出大明的控制力和軍事威懾。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不安分的海外之國如日本和爪哇等,以及緬甸等。
另外,已經開始頻繁出現於東半球的西方列強已經開始逐步蠶食完整個世界,自己大明若再不抓緊,估計沒多少年,整個世界將會徹底成了西方的勢力範圍,比如美洲和澳洲等尚未完全開放的地區。
所以,按照朱由校的計劃,海軍的軍費的開支得繼續增加,整個海軍的規模則繼續增加,大明海洋學堂將要繼續擴大辦學規模,要滿足整個大明各方海洋事業的人才需求。
參加這次剿除鄭氏海盜集團的大明海軍各級官兵們尤其是多次參與實戰而經驗豐富的官兵們大都又被調回了大明海洋學堂進行回爐重造,而同時又招了許多新進的學員,並在沿海設定多處招兵點,專門進行海軍作戰人員的招聘。
閩浙和兩廣地區的海貿也開始了進入國家管控階段,新安、上海等名不見經傳的縣城開始崛起,越來越多的中外商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