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3/4 頁)
在這一帶雲集,西洋番以及被西洋番帶來販賣的崑崙奴等都開始頻繁出現在沿海港口。
皇家工業公司的玻璃、銀鏡、鋁製品以及肥皂、香皂等成了海外暢銷品,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年後。而軍械司本打算淘汰的天啟一式燧發槍也被大量搶購,尤其是琉球、朝鮮、日本等二流國家,除此之外,一些海盜也會來購買軍械司的武器。
朱由校並不反對將一些落後一代的武器賣給周邊國家乃至於自己大明未來的敵人,畢竟這樣做既賺到了錢也將該國度武器更新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裡。
皇家織造局的絲綢和各種款式各異的成衣也開始大量外銷,也不僅僅是這些皇家資本,景德鎮的瓷器和松江的棉布以及金華的火腿和山西的醋等各類大明地方商品也開始暢銷出去。
朱由校甚至還鼓勵這些地方官員多開發地方特產,並鼓勵這些商人將這些口碑較好的地方特產打造成國際知名的商品。
為此,朱由校還特地令戶部專門成立機構對這些特產進行保護,且還在關稅上給予一定的優惠。
當然,也不僅僅外銷出去,大量西洋的商品也比以前更大規模的擁入大明國內,不僅僅西洋鍾和讓人大明百姓瞠目結舌的油畫,還有大量思想前衛的學術類著作。
朱由校沒有明令禁止西洋番的傳教士在大明傳教,只要這些傳教士不帶有政治目的,不干預大明政務,不歧視別的宗教不搞宗教鬥爭,不強迫百姓入教,他都可以允許這些傳教士在大明活動,並允許他們自己籌集款項建造教堂。
但朱由校自己摳門的很,並不提倡和鼓勵中央朝廷和地方衙門出資為這些傳教士建造教堂,而這些傳教士只得利用自己賺來的錢在大明國內購置土地並建造了一系列比較獨特的教堂,一時間哥特式建築如雨後春筍般在大明各地出現。
這也引起了大明建築業的變革,開始有人嘗試著用中西結合的方式詮釋藝術。
也不僅僅是藝術,包括醫學以及其他自然科學的交流也比之前更加密切起來,甚至朱由校還以降低三毫釐關稅的利益誘使意大里亞商人蒙特澤西將此時年過花甲的伽利略給帶到了大明。
意大里亞商人蒙特澤西不知道這個遙遠的東方帝國帝王為何會對自己國家的一個不被教會喜歡且思想很異端的老頭感興趣。
但為了那個可以讓自己節約許多成本的關稅讓利還是讓他乖乖的把伽利略送到了大明,至於他用了什麼手段,朱由校卻沒有過問,無論他是綁來的還是請來的,只要這種載入科學史冊且促進整個人類里程碑式發展的科學巨匠一踏上大明國土,朱由校就沒打算放過。
此時已經移居佛羅倫薩且本是託斯康大公爵的首席哲學家和科學家的伽利略也同其他歐羅巴人一樣對馬可波羅的著作裡記載的那個東方古老帝國很是嚮往,所以當他收到託斯康大公爵好友商人蒙特澤西的邀請後他就產生了興趣,並在得到一篇光的波粒二象性論文後就更加篤定了要去一趟那個遙遠的東方國度的想法。
他雖然好奇大明帝國是否真的是歐羅巴人傳說中的那麼富饒與平等,但他也沒想過要在六十餘歲遠渡重洋去一個未去過的國度冒險,畢竟不是誰都願意遠離家鄉的。
而恰恰是這篇關於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論文引起了他的極大的興趣,作為一個集“近代實驗科學奠基人之一,近代力學之父、現代科學之父”等多個頭銜於一身的科學巨匠,他對這種關於光學的新觀點也是極為感興趣的。
當意大里亞商人蒙特澤西告訴他這篇文章是他翻譯自大明帝國皇家科學院的期刊時,他就迫不及待地想早日踏上那片傳說中的神聖土地,去尋找那位能提出如此新穎觀點的人。
在海上漂泊了數月的伽利略利用這段時間且在蒙特澤西的幫助下開始學習識別漢字與掌握大明鳳陽官話。
既然作為天才科學家,即便已經年過花甲,但伽利略的智力依舊異於常人,只不過短短几月,他便能簡易的識別漢字和閱讀意思淺顯的文章,但若是如《阿房宮賦》這樣的文章,他還是有些難度的。
但瞭解漢字以後,還是讓他對於這個大明帝國的東方文明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從來沒想到這個世界上還可以透過這種語言和文字去交流。
伽利略很興奮,他覺得自己沒有白來這一趟,特別是在看見整個廣州府城的城門和斗拱建築時,更是驚訝於這個世界上還有如此精美的木製宮殿。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他興奮不已的聽著蒙特澤西給自己講述著這大明帝國尤其是嶺南一帶的風俗與禁忌之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