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新鮮的比冷凍的好,更比袋裝的好。原料比半成品好,更比可以直接吃的熟食好。如果非要選擇袋裝食品,那就儘量選保質期短的。除了用保鮮膜包裝的無公害蔬菜外,無論是超市還是農貿市場,蔬菜的價格都不是很貴。去攤販上買菜的時候,不要買街邊的,而是買市場裡面的,一般裡面的都比較物美價廉——地利不好,只能靠物美價廉來吸引顧客了。想買便宜貨的話,很多超市有打折活動,有的超市早晨起來的菜很便宜,不過我估計你不會願意為了省幾毛錢和一群奶奶們搶菜。在晚飯後,農貿市場裡也會有一些攤販賣便宜菜。他們急著回家,買菜的也都是時間充足的中老年人,而不是急著買去做飯不在乎菜價的年輕人。因而這時候的蔬菜常常很便宜,有時是論堆論把賣的。
肉類沒有別的推薦,去大品牌的連鎖店,和大超市買吧。這個東西一定要保證來源安全。雞肉可以考慮直接買雞大胸。雖然雞小胸更好吃,但是雞大胸價格便宜,也沒有骨頭。一塊雞大胸可以做一到兩個菜。買海鮮最好不要選擇攤販,據說為了保證水產新鮮,有的不良商販會放新增劑。我想還是超市裡放心一點吧。
買各種經過加工的食品的時候,個人覺得,越簡單越原始的越好。有很多加工食品為了吸引顧客,強調它的營養功效。比如掛麵就有蔬菜掛麵之類,乍一看這產品挺好,綠綠的很好看,味道不同了還有營養功效,蔬菜多有營養啊。但轉念一想,那麼一大把掛麵,充其量含有多少蔬菜?還不如你吃飯的時候多吃幾口青菜營養來的多吧?價格卻要更貴很多。再者這些功能性產品增加了食物加工的難度,使用穩定劑等新增劑的可能性變得更大,實在是得不償失。網上有一個介紹保健品的帖子很有趣。說某提取自西紅柿的營養品本身工藝那是沒的說,在工廠裡,西紅柿的皮和肉被嚴格的剝離開,皮上不帶一點肉,肉上也不帶一點皮,然後分別從皮和肉裡提取營養素,做成了不同的營養品,定上高價賣給你。然後該公司的專業營養師會建議你一起服用,效果更佳。於是恭喜你,“你花幾百塊,讓失散了多年的果皮和果肉團聚在一起”。個人看來,很多所謂有特殊功效的產品,如果是取材於日常食物,不如直接去買該食物吃,效果也許會更好。
其實一些傳統觀念裡的名貴食品也一樣。比如燕窩魚翅熊掌人參這類,這類食品名貴的直接原因肯定是因為它們不容易獲取。然而越不容易獲取的東西的營養價值就越高嗎?那這樣的話還不如去吃鑽石。難不成人類進化了這麼多年,在大自然出產的那麼多食物裡,偏偏是平時吃不到的東西才對身體最好嗎?就算從機率上說,咱們平時吃到的食物裡,也應該有很多不比那些名貴食品差才對。
食物的儲備
很少有年輕人能每天現買菜現做。為了方便,一般人都是一次買很多的菜肉,儲存起來。
葉子類的蔬菜,放到冰箱的蔬菜盒裡就行。但存放時間也不應該超過一個禮拜。胡蘿蔔、土豆這樣塊莖類的蔬菜,放在乾燥避光的陰涼處就可以。
雞蛋放在冰箱的冷藏室裡就行。
肉類買回來後,按照每頓吃的量切成小塊,用保鮮膜放在冰盒裡,吃的時候拿一個出來化凍。如果想加快化凍的速度,可以泡在清水裡,或者用微波爐的化凍功能。儲存肉餡的時候,可以把包好的肉餡壓成肉餅再放到冰盒裡。這樣化凍的時候,肉餡和外界的接觸面比較大。如果是一團的話,外面的化了裡面的還在凍著。
有一些乾燥的食物,只要注意密封,可以儲存很長的時間。可以多買一些這樣的食物留著。比如掛麵、幹木耳、幹香菇、蝦米(海米)、粉絲。這些菜在製作前大都需要浸泡,變軟了才可以吃。
養成良好的做飯習慣
在整個做飯期間要注意的就是,所有的器具都要生熟分開。為此您最少需要準備兩個菜板和兩把菜刀,並把它們分開存放。切生食用的菜刀和案板要和餐具分開,最好每次使用過後都用清潔劑清洗。這樣做是避免生食中的細菌,會汙染熟食餐具。不用擔心這會給你帶來多少麻煩,只要頭幾次注意,很快就可以養成習慣的。
有一些頓煮菜需要在火上燒很長的時間,當然不能一直守著了,這時可以去做別的事情。但是千萬不要把這事兒忘了。隔三差五的要去檢視一下,看看是不是乾鍋,或者有別的問題。如果怕自己忘了,可以定一個鬧鐘提醒自己。
合理的安排步驟,可以節約很多的時間。比如為了去除蔬菜表面的農藥,我們在做菜之前,可以把蔬菜放到鹽水裡浸泡一段時間。很多肉類在製作前也需要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