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盡取士眾聚人心(第3/3 頁)
,個個將士肅然受令。
而藉著這一威望的極點,閻行也隨後頒佈了封賞。
張朗、範歸已死,其部曲也該派遣軍吏統領。
閻行任命徐晃為別部司馬,以隗通為輔,除統領所部原先一曲兵馬外,兼領範歸所部兵馬。
又任命曹鳶為別部司馬,以虎頭為輔,除統領本部一曲兵馬外,兼領張朗所部兵馬。
加上任命翟郝為別部司馬,以孟突為輔,統領千餘西涼騎兵。
這三別部司馬任命已畢,閻行又任命馬藺為軍中司馬,以魏鉉為假司馬,兩人統領六百蹶張士和一曲兵馬,以閻興為假司馬,統領一曲兵馬,兼領後營事。
而閻行本人則統領中軍親衛以及飛廉騎共計五百人,由大牛、典韋、楊豐等人統領。軍中文吏如戲志才、周良、鄭多、黃頗等人也各有賞賜。算上了殺賊立功計程車卒們,核算軍功之後,軍中的賞賜也一併發放了下去,賞罰分明下,軍心士氣也隨即大漲,河東郡兵也逐漸安定了下來。
至此,絳邑的所有兵馬,就都全數都掌握在了閻行的手中,外兵、郡兵總計六千多兵馬,如果算上絳邑城中徵召的丁壯和役夫,閻行戰時可以徵發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八、九千之眾。
有了這麼多兵馬,閻行陣營中的武人軍吏一時間也是躊躇滿志,像馬藺、翟郝等人,更是積極向閻行請戰,請求帶兵渡過汾水,反擊白波賊,收復臨汾等地。
面對武人軍吏們的踴躍請戰,閻行雖然也心懷欣喜,但卻還沒有被這段時間的勝利衝昏頭腦,他知道雖然自己眼下的兵力大增,但是卻是良莠不齊,士卒還需要磨合和訓練,才可以投入戰鬥。
於是他暫時壓下了這些將士們的請戰,轉而下令,要求各部軍吏加緊訓練士卒,一月之後,全軍在絳邑城外進行兵馬大校,校閱最優者,可為大軍前鋒,率先收復臨汾城。
於是,得了這道軍令的曹、徐、馬、翟等人都興致勃勃地投入到了兵馬的訓練之中,而接著這一個月消化整合的時間,閻行也在加緊佈置完成兩件事情。
一件事,是對部分流民的安置事情,閻行眼下的實力有限,還不足於大規模地招撫流民,實行成編制的屯田,但擇選流民的中的青壯,以工代賑,讓他們修繕城防、疏通水渠,並先行佔據絳邑無人拋荒的土地,丈量田地,分派民力,搶種宿麥。
這些事情既繁瑣又重要,已經讓閻行麾下的鄭多、黃頗等為數不多的文吏忙得焦頭爛額,所幸如今閻行的命令在絳邑之中,暢通無阻,不管是縣寺還是大姓豪強,都要依令行事,因此才能夠如期進行。
第二件事,則是為接下來征討白波的大戰作準備,閻行根據從徐榮那邊學到的西涼軍簡便的軍令,再和戲志才一同動筆,擇優去劣,並徵集了其他武人軍吏的建議,共同修訂了一套簡便易行的《步戰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