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敗英格蘭銀行”;心理學的第一本書,是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政治學,從辨析《硬球》中“零售式政治”與“批發式政治”開始;法學課程,從《美國憲法修正案的經典案例》開始;社會學,研讀了法國人Jacques Gemet的《中國社會史》;宗教學,我們接觸了基督教、佛教、*教三大宗教。至於中國,更是系統學習,從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到韓非子,一直到現代的魯迅、王小波,魯迅的《吶喊》與《彷徨》更是逐篇學習了。漸漸地,兒子會自己 “找食吃”了。讀王小波,發覺王小波張口閉口提羅素,於是走近羅素,又發現了尼采。就這樣,開了整整四年私塾,兒子的視野、思維與知識結構,便與其他孩子有很大不同啦!
我的家庭充滿著*和諧的氛圍,我和兒子的關係親如兄弟。偶爾我會想,就算我此生一無成就,但我為我的孩子締造了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並且,以自己的奮鬥、學識與人格,為孩子提供了健康成長的心理和文化資源,就值得自豪,值得欣慰!(兒子目前就讀於日本某大學。)
父母改變 孩子改變 卷四(1)
最重要的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下面我要講第二個問題。
前面我們談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困難,那麼我們有什麼辦法能夠使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得更好呢?
我的觀點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法國有個思想家,叫帕斯卡爾,他說人生有很多的麻煩都是因為你不能呆在自己的屋子裡造成的。在我看來,今天中國教育最大的麻煩,和帕斯卡爾這個觀點很近似,第一個麻煩就是父母不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第二個麻煩就是很多父母下班後不能及時回到自己的家中。實際上養育孩子比所謂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情感,每個父母在孩子身上最重要的投入就是陪伴。
在格林童話裡,有個國王問他的大臣能不能讓他的女兒,在他第二次看到時就長大成人了,大臣說可以,然後就把孩子帶到別的地方養,直到十幾年以後再帶回到國王面前。這是童話故事,生活中若有這樣的事一定有大麻煩。
我的孩子會是莎士比亞嗎
美國有一個哲學家叫喬治?桑塔雅納,他說,上帝在創造英國天才詩人、劇作家莎士比亞的時候,是加倍精製的。什麼叫加倍精製?就是好像在這個天才身上,上帝是特別用心用力的,大概天才成為天才,都得有上帝在創造人時特別的用心才行。其實這個“上帝”也可以就是我們每一個父母,我們每一個父母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看做是我們的莎士比亞,需要我們加倍的“精製”。
其實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就是一個莎士比亞,首先關心的不是他的天分,天分是很難判斷和預見的,天分大概也是後天很難再幫上什麼忙的,“父母不傻,孩子大概也不會太傻”,但父母要真的遺傳了什麼“傻”,那則是我們要討論的另外一個問題。我現在說的是我們要把“加倍精製”理解為對孩子細緻的關愛,這種關愛的落腳點首先應該放在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正常的健康的人上。受到疼愛的孩子不一定都會成為天才,但受到疼愛的孩子一定會更為健康,更為聰明,更有幸福感,也就是父母撫愛的手,能使我們從孩子臉上看到天真、自然和明亮的歡樂。
母親代表著安全
在童年,母親的存在就代表著安全。一個孩子童年時所受的傷,並不來自他生活的處境,甚至也不是來自疾病,最可怕的傷都來自母親。這樣的傷害也是永久性的。
要修復童年時所受的傷害,往往漫長而又艱辛,最通俗而又深刻的比喻就是:它是心靈上的一道傷疤。
而童年時對孩子的忽視、缺乏關愛、對孩子的厭惡和過早的與孩子分離,都會造成終身的傷痕。人是很難養的,童年時“養不好”,後果一定很嚴重。
美國兒童研究專家朱迪思?維奧斯特認為:一個人“要能在形體上與心理上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要能在外在形體上獨立,要能從內心深處自我感覺獨特。這都是非常困難的,在我們脫離母體的童年時對孩子的忽視、缺乏關愛、對孩子的厭惡和過早的與孩子分離,都會造成終身的傷痕。有時候,我們必須忍受一些喪失,雖然這些喪失也許會用我們的獲得做補償。但如果母親在我們年紀太小、尚未有所準備、恐慌無助的時候離開我們,這樣的離去、痛失和分離的代價,也許過於沉重。”
因為年幼時艱難分離會導致心靈的創傷,因為它侵犯了人與人之間最基本最重要的聯絡——母子紐帶。這紐帶教我們要愛和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