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愛。要是沒有這種最早的愛戀的依附,我們就不能成為健全的人。臨床醫學研究也表明,在童年時缺乏母親溫暖,很少被母親擁抱的孩子,一生都會對擁抱充滿著飢渴,同時對擁抱產生緊張與恐懼,在複雜的社會生活中,人際關係會成為很重大的很難改善的困擾。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父母改變 孩子改變 卷四(2)
我認識的一位有嚴重自閉傾向的少年,終日把自己關在家裡與電腦為伴,他的困擾就是童年烙下的,父母離異之後,他的母親就是在街上看到他,也不與他相認、打招呼。作為一個母親,這樣的冷漠與狠心確實太可怕。蒙臺梭利也強調過,一個人無論是身體與心靈的病症的緣由如果可以追溯到童年,那幾乎是很難醫治的。
全家一起吃飯,孩子更優秀
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的營養學家茲泰尼研究發現,她說發現 79%的青少年都喜歡跟父母在一起吃飯,他們認為晚餐的時候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比吃什麼都更為重要,很多研究表明,其實全家人一起吃晚餐,對孩子的幫助在以下這些方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有助於孩子獲得較好的營養,較高的學業成績,跟父母在一起吃飯的孩子,一般不會抽菸、喝酒、吸毒、打架、過早性行為。哪怕父母雙方,只有一個人能夠趕上晚餐,能夠跟孩子在一起就餐,也同樣能達到以上的一個效果。波蘭著名的電影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對自己童年的餐桌和童年的成長也有生動的描述:
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童年吃早飯時拍你手的那個人,即你的父親、你的祖母或你的曾祖父。還有你的家庭背景,這一點很重要。4歲時因你吃早飯時淘氣而打你的那個人,後來會把第一本書放在你的床頭櫃上,或者在聖誕節時送給你,而這些書塑造了我們,它們教給我一些東西,使我對一些事情有些敏感。我所讀的書,特別是童年讀的,塑造了今天的我。
整個童年,我的肺都不太好,一直有得肺結核的危險。當然,跟許多男孩一樣,我也經常踢足球或騎腳踏車,但由於病情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坐在陽臺上,蓋著毯子呼吸新鮮空氣。一開始,我不怎麼識字,母親就唸給我聽,隨後,我就非常迅速地學會了識字。我甚至晚上在被子裡頭藉助小手電或蠟燭的光看書,有時一下子讀到天亮。
我居住的那個世界到處都是朋友,腳踏車隨處跑,冬天用泡菜桶的厚木板製成的雪橇滑雪,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書的世界以及各種不同的冒險對我同樣真實。只有一個卡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的說法不符合實際,它們只是一部分,還有牛仔和印第安人的世界,有湯姆?索亞和那麼多的英雄,不管是好文學還是壞文學,我都同樣感興趣。我不敢說我從陀思妥耶夫斯基或一些寫牛仔冒險的三流作家中學到很多東西。我不知道。我不願意作這樣的區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知道生活中的內容比在商場中能觸控到或買到的一些物質的東西多得多,準確地說,這是透過看書得到的。我不是個長時間追憶夢境的人。一醒過來我就把它們忘了——如果做夢的話。但在童年時我和其他每個人一樣做過夢 ——噩夢,夢中有人追我而我卻逃不掉。我們都做過那樣的夢。我還夢見飛過地球。我有過彩色的夢,有過黑白的夢。 我能清楚地記得這些兒時的夢只是方式有點奇怪,我無法對它們進行描述,現在當我做類似的夢時——不管好壞,有時確實會做那些夢— —我立刻就意識到那源於我的童年。
在中國,每天有8%的父母不和孩子說一句話
人生最重要的一課是在童年的餐桌和客廳開始的。在我們中國的家庭中,對這些問題也同樣重視嗎?
在我的問卷調查中,中學生一天時間沒有跟父母說過話的達到了 8%左右,最高的達到了,和父母一起用餐每週能夠達到7次以上的不到一半,有煩惱能找父母交流的不到15%。(表略)
孩子在童年時,你不和他生活在一起,你不和他在一起用餐,不陪他說話,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你可能就不知道怎麼和孩子交流,你也難以與孩子交流,甚至你和他交流的姿態都會不太自然, 這樣的錯失你可能根本就難以改善與彌補。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一種生命性的行為,你必須在孩子還在童年時就尊重他這樣的需要,用心培植他這樣的需要,肯定他這樣的需要。人與人之間,包括家人之間一旦形成隔膜,你想改善它,麻煩不在於道理上有什麼難以理解——交流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文化方式,是一種生命的自然——尤其在親人之間,我們往往更會在意自己的內心感受,改善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