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第3/4 頁)
逼視秉常,其中竟隱隱有幾分嘲諷之意。不過樑太后這話也不算吹噓,她不比一般女子,帶兵打仗,權謀手腕,無一樣沒做過。以西夏宮廷鬥爭的血腥,其勝利者又豈會是泛泛之輩?
秉常在梁太后的逼視下,終於無視李清、禹藏花麻等人心急如焚的神情,退縮了,〃是,兒臣謹遵母后懿旨。〃說出這句話,秉常身子一軟,幾乎要感覺要癱了一般。李清等人,盡皆臉色猶如鍋底一般黑沉。
梁太后舉手之間,便奪走御圍內六班直一半武力的完全控制權,雖然說這部分武力本來也不是秉常在任何時候都能指揮得動的,但對於李清諸人來說,始終是一次巨大的挫敗。而文煥被梁太后一句話就趕出王宮,更是明白無誤的告訴著秉常,究竟誰才是這座王宮真正主人!但讓人奇怪的是,一向堅決反對改制的梁太后,這次卻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反而表現出了一點態度軟化的跡象。不過,這一點,對於被挫折感籠罩的秉常等人來說,卻沒有注意到。
躊躇滿志的秉常,甚至還沒有開始真正改制,就遭遇了第一次挫折。在這個時候,興慶府的嚴冬,似乎都成了一種不祥之兆。
不過,這種沮喪看起來只是暫時的。
很快,仁多澣就給秉常打了一劑強心針。在〃大安改制詔〃頒佈一個月內,以仁多澣為首,四五個實力派的軍司統軍,以及部落首領,陸續將自己支援改制的奏摺送到了興慶府。有了做第一個的人,許多人對梁乙埋的顧忌就少了許多,後面陸陸續續,各軍司的統軍們,全部送來了支援的奏摺。
終於,在大安四年快要過去之前,西夏的各路〃諸侯〃們,也許是出於真心的支援,也許是出於政治上的投機,也許是出於恐懼〃後至之誅〃,擔心野利拿等人的命運在自己身上重演,總之,是一個不落的表達了他們對改制的支援。
大安改制,在名義上,終於成為了〃順天下之望〃!
第二卷《權柄》第九章 賀蘭悲歌 第二節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07…11…16 8:30:18 本章字數:5918
時間永遠是最大的。宋朝的熙寧十一年,夏國的大安四年,很快就過去了。
宋夏之間的戰爭,眼看著就過去了一年的時間。一年的時間,對於善忘的人來說,已經可以忘記他們不想記住的事情;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恥辱卻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減。
熙寧十二年的正月,宋朝與西夏,從表面上來看,除了西夏派出使者向宋朝皇帝拜賀正旦以外,雙方都是在為各自的事情毫不相干地忙碌著。
宋朝在正旦的大典之後,由鴻臚寺卿正式告知遼使,宋朝決定接受了遼國的請求,雙方在對方京城,互設常駐使節,遼國由此成為自高麗國以外獲准在汴京常駐使節的第二個國家。這件小小的事情,實際上傳達了很多的資訊:此時的宋朝,正在漸漸變得比以往更加自信,因此也更加開放。
不過,此事由鴻臚寺卿來傳達,卻也意味著對石越主導的官制改革的修訂——當年官制改革之時,規定鴻臚寺負責藩屬、國內少數民族、海外殖民地之事務,而不在朝貢體系之內的國家,如對遼國的外交事務,則歸於禮部。這種設定本是石越試圖打破朝貢外交的一種嘗試,今後的宋朝必將面臨更寬廣的世界,雖然宋朝當之無瑰地處於當時人類文明的頂峰,但是並不意味著其餘的文明只能有資格葡伏於它的腳下,古老的朝貢體系在石越看來,本就有修正之必要——正視你的競爭對手,什麼時候都不會錯。而宋朝本來就視遼國為平等的“大國”,朝貢體系在這裡已經開了一道縫,因此石越便想巧妙的加以利用。
但是,很快,宋廷就發現了其中的不便:當時與宋朝交往的國家,僅僅只有遼國是宋朝認為可以平等相處的國家,其餘諸國,連注輦國這樣的天竺強國,都被習慣性的納入了朝貢體系之內,雖然對海外更加了解的宋廷心知肚明那並非大宋的藩屬,但是傳統思維的慣性卻讓宋廷理所當然的將之納入朝貢體系。歪歪書屋論壇 至於在石越的影響以及對世界的瞭解日益增深之下,被宋朝許多士大夫承認可以與遼國相提並論的近西及泰西諸國( 石越《地理初步》之地理概念,大抵西夏以西至中亞,稱為西域,西亞至東羅馬帝國稱為近西,東羅馬帝國以西,則為泰西) ,卻並未與宋廷發生直接的官方交往,因此自然也被選擇性的忽略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禮部主客司就顯得特別的清閒,也特別的刺眼,朝野上下,幾乎一致同意這是一個“冗司”,終於,這個機構在熙寧十二年走到了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