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的紙一小刀僅僅比白麻紙貴了一文錢,實在是合算得很。
上京的路上餘家最重的行李就是這紮好的三令皺紙,發現童家經營的是雜貨鋪子,餘敬惜當即拍板裁剪開一令試試水,果然好評如潮連帶著童家鋪子的生意也水漲船高。也有其他雜貨鋪子的老闆上門詢問,但是這些都不是餘敬惜心中理想的合作伙伴,她等的是能吃下皺紙洛陽總代的大商家。透過這幾日的走訪,她已經意識到這樣的人是不會出現在小業市這麼偏遠的地方。
、、、、、、、、、、、
童家夫主祖籍南方擅長烹飪魚蝦,只是洛陽屬北魚蝦一類價格都不便宜。
“來,這昂子魚肉質鮮嫩,小刺又少。”童相公熱情的召喚,將桌子中間大碗的魚往餘敬惜面前送了送:“你童姨今兒趕早去大業市買的。”
大業市臨近廛河碼頭有洛陽最大的魚市。
“你童叔燒魚的手藝是不錯。”童掌櫃看上去一團和氣,她笑眯眯的對著屛兒說:“多吃些,這幾日辛苦你們兩個孩子看店了。”
“你童姨是恨不得十二個時辰都黏在東頭王家的茶樓裡下棋,鋪子裡可虧得孩子們忙進忙出的。”他說著用手溫和的拍撫屛兒的後背:“明兒個童叔做兩件新衣答謝你。”
餘敬惜含笑看著,比起對自己的客氣周到,童家兩老對屛兒是真心的疼愛。據木姨說,童掌櫃膝下只有一小子,三年前得天花夭折了,跟屛兒差不多大不過十一二歲。
老兩口從愛子過世後心勁兒也鬆了,童掌櫃變得更愛下棋,童叔也懶得再做魚,鋪子也是時開時關著。屛兒和柯煜兩個閒不住就主動承擔了看守鋪子的工作,皺紙的熱賣讓童家鋪子恢復了往日的熱鬧,便是小小飯桌坐六個人有些擁擠,也遠比以往孤燈形只好得多。
“小姐今日又去哪裡逛了?”
“去了大佛國寺前的廟會。”大佛國寺是皇家禮拜祭祀的御用寺廟,佛祖講究眾生平等,所以除了每年新年皇家參拜時會限行三日,其他時候都對百姓開放。
“正好遇到有人請求參觀藏經閣,我也跟著遞了帖子。”
“進去看了?”木姨顯得很有興趣,大佛國寺的藏經閣也是製作藏經紙的地方。
“恩”餘敬惜點頭:“真是講究。”
參觀完藏經紙的手工間餘敬惜就明白,藏經紙就是所謂的茶紙,主料為新鮮茶樹葉和短絨棉配比。茶樹葉要挑選秋末冬初封園前的最後一批,這時的茶樹葉微黃略幹、葉絡清晰,用製作黑茶的手法經萎凋、炒青、揉捻、團揉、渥堆,這時候得到的半乾料配上一定比例的短絨棉打漿,不是用撈紙的手法,而是在紗網上塗抹成紙,藏經紙色澤古樸,帶著天然香氣,紙質如革。
整個過程所用的水皆是上等茶葉熬製的茶湯,再配合禁忌時辰、誦經開光、祈福供奉等一系列的佛家活動,這樣的紙已經超越了一般的使用意義。
木姨聽說是茶紙也搖了搖頭:“茶紙一說,在上古書中便有記載,只是工藝侷限太多成不了氣候。”
“也算是開了眼界。”
從紙張的普及性不難看出,用量最大的麻紙原料是大量種植的黃麻,它被用於織制麻布,製作繩索編織麻袋用途廣泛,價格低廉。然後是書寫印刷用的竹紙,竹子生長週期短,所以竹紙的產量也比較高。而棉紙大量使用構樹皮,雖然樹木生長比較緩慢,但在棉紙工藝的不斷發展中,人們尋找到了許多構樹皮的代替品,如楮樹、紗樹、桑皮等。
不使用青檀皮製作的宣紙不叫宣紙,同樣不使用茶樹葉製作的茶紙也就不是茶紙了,有限制就有特色,但同樣限制越多也就意味著越難普及。
餘家的北宣是塊金字招牌,但是從長遠來看,它的利潤遠遠不能與皺紙相比。
“今日又有好多人來買皺紙。”屛兒笑的眼角彎彎:“分好的小刀紙怕是不夠明日賣了,吃完飯我就把後院那一令裁剪好。”
“先不慌,那一令留著我還有些用處。”她打算這幾日去大業市或是四通市轉轉,要是能給皺紙找到下家,總得給人家些樣品。
“對了,屛兒再抽空做個新紙包給我吧,原來那一個被人要走了。”
“哎”屛兒響脆的應答:“只是這麼短時間怕是繡不出什麼好看的花樣子。”
“我哪裡正好有塊菖蒲色的布頭,回頭拿給你瞧瞧。”童叔說著一拍腦門:“哎呦!有件要緊事差點忘記了。”
他快步跑到鋪子裡,少頃拿著一封櫻草色的拜帖回來:“過午那會兒一個掌櫃的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