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部分(第3/4 頁)
國徵調近百萬民夫負責後勤糧草運輸,這些民夫全是農民,將家中田地丟下,田地荒蕪,每日的損失也是極大。總之,不管是當時還是後世,打仗在某種程度上打得就是錢。
華夏衛府自建立以來,在葉塵統領之下,所創造奇蹟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所拿出來的好東西也不是一個兩個了。雖然此時站在這裡的不是葉塵,但所言之效果是一樣的。
趙匡胤笑著說道:“李愛卿快告訴朕是哪三件事情?”
李君浩恭敬稱是,然後說道:“自華夏衛府成立以來,總司使大人便讓情報司在南唐各州縣,以尋找把柄、威逼利誘等想盡一切辦法勸降策反南唐官員,如今我大宋大軍一旦向南唐開戰,我華夏衛府情報司可以讓南唐五個州城和四個縣城守將和知府主動開啟城門投降。”
眾人聞言,無不心中一跳,華夏衛府好大的手筆。
當然也有不少人欣喜不已,南唐向來富庶,軍隊雖然戰力不行,但城牆修建的向來牆高卻又極為堅固,南唐大軍即使再弱,按照宋軍去年攻打南漢的經驗損失,每打下一座縣城,至少也要損失五百人左右,打下州城,損失一至兩千人左右。五個州城和四個縣城主動投降,這便代表宋軍至少能夠少損失近萬人。單是此一項便是大功一件。
趙匡胤長笑一聲,說了聲好,但緊接著想起葉塵如今垂死狀態,臉上流露出悲傷之色,說道:“葉卿為了我大宋早日統一天下,所立之功勳無人能比,如今卻被彌勒教和聖堂妖僧賊人所害,朕今日在此發誓,有生之年定要將彌勒教和聖堂一網打盡,絞殺一空,為葉卿報仇雪恨。”
李君浩代葉塵謝恩之後,又接著說道:“陛下,臣所說第二件事情,是我華夏衛府武器司已經研究設計出一種浮橋,並且總司使大人這一年多派人詳細勘測了長江各處深淺,已經在採石磯附近江域尋找到一條最適合此種浮橋鋪設江段,只要將此種浮橋鋪設江面,我軍人馬跨過長江,如履平地。”
曹彬和沈義倫全身轟然一震,看向李君浩目光熾熱,趙匡胤直接站了起來。眸露奇光。
呂餘慶身體一個踉蹌,差點沒有栽倒在地,臉色已經異常難看,張了張嘴想說什麼,但最終什麼話都沒說出口,只是心中早已將葉塵祖宗八代罵了個遍。這在葉塵看來微不足道,在華夏衛府只是很尋常一件任務,但對於他來說,卻是一件天大的功勞,這個功勞足以讓他從現在伯爵爵位加封為侯爵。要知道他如今雖然貴為宋國副相————正二品的參知政事,但實際上也和大多數文人一樣,或者說和任何一個朝代建國之初情況相似,爵位遠遠與官品不匹配,更無法與那些容易立下大功的武官相比。可是如今,他卯足了勁準備今天拿出的大功勞被華夏衛府一名司使以很平淡和理所當然的語氣說了出來。自己大功泡湯,侯爵爵位眼看著遠離自己而去不說,李君浩說起此事的那種神態給了他很大的刺激。原來這種在自己看來天大的功勞,在葉塵看來也只是隨口吩咐給下屬去辦的一件小事。
呂餘慶臉色變幻不定,已經由最初的異常難看變成了一片黯然,他被眼前一幕打擊的不行,再加上葉塵如今快要死了,一直以來因為各種機緣巧合對葉塵的仇恨,瞬間煙消雲散。
李君浩所說第三件事情,是華夏衛府武器司這近一年來所研製的眾多成果中的四件,準確的說都是用來攻城四個器具————超級雲梯,遠距離精準投石車,用來炸塌城牆的炸藥包,衝車。
皇帝陛下在打仗這事是大行家,李君浩將四種攻城器具不同於現在器具或者在現在器具基礎上改進、先進之處簡單描述之後,早已喜笑顏開,此次攻伐南唐,以南唐軍隊戰力,野戰根本不是宋軍對手,勝敗或者說死傷主要就在於攻守城之戰上,而有了這四個攻城器具,意味著宋軍要少死不少人,而且攻城速度和效率必然會提升。
首先是雲梯,華夏衛府之前已經給樞密院軍器監提供了一種改進雲梯設計方法,如今所提供的雲梯則是在這種雲梯基礎上又有了很大的改進。雲梯是一種攀登城牆的工具,最早的雲梯是春秋時的巧匠魯班發明的,其實早在夏商周時就有了,當時取名叫“鉤援”。這個時代或者說華夏衛府沒有改進之前的雲梯都是由車輪、梯身、鉤三部分組成。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牆壁上。之前,華夏衛府第一次改進之後的雲梯是在原有基礎上在頂端加了兩個鐵鉤,用來鉤援城緣,並且梯身下裝有車輪,可以移動。
而此次,華夏衛府最新式雲梯,是在上次基礎上又有了很大改進:雲梯底架以木為床,下置六輪,梯身以一定角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