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針對遊戲做適當的改良,這是暴雪確保遊戲“好玩”的一個重要程式。這個團隊的成員都是一流的玩家,他們邊收集意見邊和其他玩家交流心得,完全是把工作當遊戲。有時候,他們還會為了和某個玩家的意見分歧,相約去切磋幾把。這個團隊會製作出一個每週“熱點排名”,而暴雪的研發人員會檢視這個排名,並在這些被確定為是玩家最關心的問題上拼命“修訂”。為此,玩家等得花兒也謝了,也不見它來。
而中國的遊戲公司就不會這麼“對不起”玩家。恰恰相反,它們不但不跳票,而且還喜歡“拖票”。
老宋在5年內待過6個國內一二線遊戲公司,都是負責做推廣。他總結說,這些公司大多堅持旺季上新遊戲的原則,哪怕遊戲早就做好了,公測也要拖到那個時候。反正寒假和暑假都要上新遊戲,每一個公休假期要上新的遊戲升級版本,甚至於有個公司變態到要設計人員每一兩個星期就要給遊戲做個升級版,到週五下午釋出,來搶週末的“旺季”,搞得每個月都和遊戲過節一樣。結果呢?剛開始的時候很有效,但到了後面,玩家疲勞了,設計人員也疲勞了。沒什麼新功能好加,就給玩家弄點快速升級的遊戲內容——反正老闆也不玩遊戲,只要遊戲按照老闆要求的,在旺季有更新就行。
放棄眼前的“名譽”
話說兩頭。其實暴雪的跳票和國外奉行的召回制度一脈相承,可這在中國並沒有。某些中國企業害怕召回,一旦召回了,就意味著對世人宣告自己的產品品質有多麼不好。哪怕產品缺陷再多,也難見召回。難道國外企業就不怕嗎?其實那是一種對消費者負責的勇氣和擔當,可國內企業就是不去做——丟不起這人,臉面重要。自從1985年的“海爾砸冰箱事件”之後,就再沒有國內企業重演。
1985年,海爾從德國引進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產線。一年後,有使用者反映海爾冰箱存在質量問題。海爾公司在給使用者換貨後,對全廠冰箱進行了檢查,發現庫存的76臺冰箱雖然沒有製冷功能問題,但外觀有劃痕。時任廠長張瑞敏決定將這些冰箱當眾砸毀,並提出“有缺陷的產品就是不合格產品”的觀點,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震動。然而,這種勇於自曝家醜的行為不過是曇花一現,之後儘管有類似行為,卻也不過是炒作,倒是經常有消費者砸砸有缺陷的汽車、手機的訊息被媒體曝光。不是還有不少遊戲公司的客服對待玩家如同冬天般冷酷無情嗎?愛理不理,整個一官老爺做派!因為人家壓根沒把使用者當上帝。其實,要想知道選擇的遊戲對不對,只要上網搜尋一下使用者對這個公司客服的意見多不多就行了。
中國的某些企業甚至懦弱到不敢正視網上的意見,不敢為了品質而放棄眼前的“名譽”。筆者就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寫了一篇評論文章對某個公司或某個產品表達一些意見之後,特別是網遊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接到該公司或公關公司的電話,希望透過“溝通”獲得“諒解”,而潛臺詞是“請你刪掉博文”,為此,他們願意付出一點不菲的“代價”。連意見都聽不進去,連一點點批評都怕被人看見,你難道還指望它真的能做好服務嗎?魯迅說得好:“真的猛士,要敢於面對慘淡的人生”,其實適用於很多企業現在的心態。
如果換個角度思考一下,某些國內企業總不斷地誇耀自己的售後服務好、和國際接軌。其實售後服務好,另一個意思不就是說產品質量有問題嗎?既然能夠宣傳後者,為何不敢努力承擔前者呢?還是缺乏大氣魄、大勇氣,還是停留在中國人傳統的面子觀上不能自拔,所以只能這樣說。什麼時候真的有了召回問題產品的勇氣,那才是真正的和世界接軌。
而暴雪確實敢於放下身段。因為暴雪是一個全部由玩家組成的企業,玩家最懂得玩家。玩家需要的不是玩兩天就沒味道的遊戲,玩家需要的是經典,是能夠百玩不厭的好東東。因此,暴雪10餘年間僅出品了3個系列遊戲,卻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頂級殊榮。這是一家被譽為“跳票之王”卻讓人們甘心期盼的公司,這又是一家可以令無數收藏愛好者斥資上萬元去重金購買原本不過美元發售價的遊戲周邊模型的公司。這就是暴雪,這也只有暴雪。然而,被冠以“跳票之王”稱號的暴雪,卻自始至終沒有因為不兌現承諾而被玩家所拋棄,其成功的秘密恰恰也就在於“跳票”。為了品質跳票,而不是其他。恰恰是追求“十年磨一劍”的完美遊戲精神才讓暴雪獲得了成功。
當然,話說回來,暴雪敢這樣幹,也是因為有足夠的資本。“暴雪是一個設計型公司,它的領導層都是技術人員。對他們來說,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