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學為用”的問題,至今還是一項尚未成功的歷史任務。這一問題得不到良好的解決,中國走向世界的後勁將嚴重不足,最終也會制約中國走向世界。中國要走向世界,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必須要解決這一問題。
如上所析,在當今中國,如何進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理論與實踐呢?或許,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模式。這裡,我還要加上一條,就是,“中西融合,走向世界。”意思是說,中西文化為種以“中體”為基礎的融合,最終不僅要中國實現復興,而且要走向世界,讓世界因之而繁榮,就是要世界大多數國家,能從中獲益。讓他們也感覺到,有必要參照中國的文化來改造自身的文化。對一些小國小民族,還應是文化母體般的借用。
“中體”的內涵,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秉持大中至正之道,以德為先,修己治人,以舉措天下。一種由內到外、由裡及表、由近及遠地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人與國家之間關係的政治文化模式。二是“有國才有家”的社會認同理念。三是“安分守紀”的社會秩序觀。這裡的“分”,就是社會中,各階層各居其所,和安其所。“紀”就是國家的禮法制度。四是,“懷遠柔邇,恩威並用”的國際外交模式。中國傳統外交,不像現在的外交,講利益,而是講“修德以服遠。”甚至,遠人來賓,其所貢遠低於所獲得的恩賜。五是“春秋大一統”。中國是要有王的,是要中央集權的,是要全國統一的。在中國歷史上,除非是實力因素而分裂,否則,都是要尋求統一的。從來沒有,在實力可及的情形下的和平相處。六、重祭祀,對人格神、自然神及祖先都有一種強烈的敬畏之心,這種敬畏深刻影響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其落腳點不在神而在人,最終要當政者善治人民,要人民順從為善。
“西用”的要點是:一、以個體*為中心,延伸出來的自由、平等、*觀念與相關制度安排。尤其看重個體生命權,崇尚並鼓勵個人奮鬥,個人對國家的義務是有限,國家保障*。二、權力的分立與制衡。雖然這種分立與制衡並未超過統治與被統治的根本方面,但在協調與緩和兩者矛盾與統治者內部矛盾之間,達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空前高度。三、重商、重科技,以物質利益為首要的社會驅動力。四、宗教的廣泛性和靈活性,深入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對社會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同時,又在原有宗教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與變革,相比中世紀宗教,很靈活自由,對人的約束性降低。五、社會輿論與監督在制約政治人物的同時,又為政治人物操弄民意提供了便利。六、在國際關係上,崇尚實力與利益原則,忽略德義。
無疑,“中體”與“西用”,其產生都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的。因而無所謂對錯,都對自個的國家民族產生的積極的作用與消極的作用。在近現代社會,在全球化時代,各國各民族基本上會遇上這種在文化及現實政治中自身的“體”與外來的“用”的衝突與融合的問題。“中體”與“西用”具有普遍性與時代性。因此,儘管沒對錯,在衝突與融合中,相互吸收與借鑑卻是必要的,也是客觀存在的。但這種吸收與借鑑,有主動與被動、主動與慎遠的差別。權宜與被動下的吸收與借鑑,通常是特殊時期的一種無奈。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到新中國成立,主流就是這種“權宜”與“被動”。而改革開放以來,則是以“主動”與“慎遠”為主流。但這種“主動”與“慎遠”,筆者以為,“主動”有餘,“慎遠”不夠。說白了,於“西用“的某些主要方面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與借鑑,予“中體”的某些主要方面又關注與借鑑不足。此外,這種“慎遠”,上未深鑑中國曆代治亂,下未深明中國數世未來。而在治國治民方面,歷史的厚重性,文化的宏觀性與勢形的全球性等方面,思慮與涉入不足。
下節將探討,中體與西用,在基於中國情的融合問題。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四、中體西用——中國式民&;主?(4…6…1)
(4…6)中體西用——中國式民&;主?
“民之主為民”,是謂“民&;主”。此概念,將人民的爭所謂的權與利,轉變為,政府對人民權利的施與與保障。強調了政府的主動責任與義務,而不是迫使人民來爭權奪利,在合理的限度內,對人民的權利進行充分的保障。
前者的實現,有三點,一是政府的自覺,二是職責的約束,三是人民的推動(監督)。這三者能達到1+1+1>3的效果,那麼,這種治理模式,是可以達到的。在這三點中,“政府的自覺”是根本的,首要的,“職責的約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