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由此上溯,那麼,早在宋代的朱子,也曾說過:儒者之道大中至正,四面均平。再上溯,關於“大中”,最早出自《易經&;#8226;彖辭》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關於“至正”,《莊子&;#8226;駢拇》:“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郭象 注:“至正者不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
所以,這四個字,很不簡單。它是中國文化的抽象濃縮,連咱們的國名,也有一個“中”字,在《尚書》裡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永執厥中”,最後落腳在“中”,這到宋、明,被視為孔門心法。執其中,守其正,是謂中正,大中,中之大者,至正,正之至者,其實,是一種哲學抽象化的概念,就是最正確的而又最好的,最精微而又最寬廣的,等等,反正,最那個的東東。
“大中”與“至正”,或是“中”與“正”之間的關係,簡單說來,就是“中”是我們一切行為的評價標準,也是我們要努力達到目標,而“正”,從字源上說,上面一,下面是止(足),就是看著一前面的一個點(目的地),直接走下去。就這要求,不能走偏,走偏了,費時不說,還會迷路,還會遇上野獸。那一點,其實就是上面的“中”,而達到那一點,這個過程與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的,就是正。“中”是思想層面的目標和標準,而正是實施層面的意識及行動。
執中守正,就是照著正確目標,走正確的路,完成正確的事。記得,宋代理學家程頤在其《伊川易說》裡面,對《易經》的解說,最核心的,就是這“中正”二字。所謂萬變不離其中,人行世上,如果,持中守正,那麼就會少一些禍咎,就會吉,相反,如果,離開中正,就會遇上兇,就會有咎。在遇兇逢咎的情況下,如果,能重回中正之道,也會逢凶化吉。對於《易》,“易”並不是最重要的,在千變萬化中計持“中正”才是最重要的。讀《易》,讀薄了,就是“中正”二字。一些人讀到了“易”,在“易”中就“偏正離中”了。
既然,大中至正,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與精髓,而文化又是國家民族歷史發展的根本決定力量,對像中國這樣的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大國來說,這一決定作用更是突出。不像小國,可以在特殊情況下,進行外來移植。如印度,這樣的大國,因被植民而移植外來文化時,至今都談不上成功,而且這種文化怪胎也將會長遠制約印度的發展。中國的幸運在於,還沒有被完全殖民化,雖然遭受了外來文化的巨大沖擊,但中華文化的根還在,只是現在,培育這根的土壤,有些貧脊了而已。
十多年前,有首歌,叫《把根留住》,留不住根的文化最終要滅亡,留不住根的國家,最終要勢微,留不住根的民族,最終要衰微。根就是,文化內在固有的東西,有這東西,文化才能延綿流長,才會枝繁葉茂。今天看到了,關於著名歷史學家研究《清華簡》的新聞,談到,《尚書》某些篇目,重現天日,看到了秦媽皇焚書以前的《尚書》,其中有一篇暫名為《保訓》的,裡面有周文王遺言,其中一個重要概念,就是“中”。這同歷來儒家對“中正”的看法是一致的。說明,儒家並不是後人所說的杜饌家、改造家,而是承繼了歷史文化的。 能進行這種承繼與發展,數千年延續,是因為有這文化的根在那裡。
而這根,是不可能輕易被外來文化所浸襲和替代的。現在的日本與韓國,可以說,自個有韓國文化與日本文化,但對中華文化來說,他們只是子文化,無論如何辯解,也改變不了這一事實,原因何在?就是文化的“根”相同。
一切,試圖改變這根的想法和做法,就是對歷史文化的庸俗背叛,是不可能成功的。這樣的嘗試,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但並不是說,不能進行枝葉的創新與改變。當年,清人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雖然在當時的條件下,沒有成功,但就這一想法來說,是符合不同質的文化間衝突與融合的規律的。不過,清人的實踐活動以及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活動實踐,說明了一點,在劇烈變革時期,特別是文化上中外衝突激劇的時期,少數人的設想與實踐是不能超過文化這個大範疇的。
五、大中至正——中國人的智慧(4…5…2)
五、大中至正——中國人的智慧(4…5…2)
對當今中國來說,文化問題,始終沒有解決,上一世紀,只是簡單解決了政治與經濟問題,對在保持中華文化本體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一文化問題,實際上還是“中學為體,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