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1/4 頁)
兩儀:
一、陰陽;二、天地;三、奇偶;四、剛柔;五、玄黃;六、乾坤;七、春秋。
四象:
一、少陽、老陽、少陰、老陰。
二、七、九、六、八。
三、春、夏、秋、冬。
四、金、木、水、火。
五、東、西、南、北。
總之,老子無論是人、是神,都是令世人尊崇的先輩大賢。是中華民族值得為之驕傲的大師級哲人.
另:本書以弘揚和尊重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為主題。是以情節襯托人物的寫法。目的就是讓朋友們看了能覺得是這是個很美妙的故事。
雖然牽扯到佛教,但佛教人物在本書中會很少出現,有人說應該有孫悟空,我明確地說,不會有,因為在《西遊記》裡孫悟空是佛教人物,而且比本書的年代背景會晚很多。本書的很多人物既然是從《封神演義》克隆而來,就不會再從《西遊記》克隆什麼。將兩本主題思想迥異,神話背景差異巨大的古典名著,強行捏合到一塊,那會是種什麼樣的困難,本人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道教的初創、發展、正一道教
一、張道陵初創道教
東漢漢明帝年間,張道陵初創道教,從此,中華大地上一個土生土長的宗教就誕生了。
張道陵(公元34年—156年),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曾入太學,通達五經(有傳說他還精通醫道),漢明帝時,當過巴郡江州(今重慶)令。後來聽說蜀地人易教化,便入鶴鳴山修道,著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創立早期道教。凡入道者要交米五斗,故又稱“五斗米道”
張道陵創立道教之時,因為佛教於西漢末年傳入中土,比道教的創立早了七十多年(有一說是早了一百多年),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影響,所以,張道陵就抬出老子做為教祖,並尊之為太上老君。《道德經》從此也成了道教之中最主要的經典。張道陵抬出老子做為教祖,是有所考慮的,如果張道陵自命為祖師的話,在與佛教的抗衡之中,則會處於劣勢,名氣不夠大,輩份也會比釋迦牟尼低很多,為了抬高道教的身價,張道陵用了一個非常智慧的做法,抬出了一位古代聖賢做為教門祖師。就選中了老子,第一、老子的名氣非常大,是道家創始人,修養高,儒家的創始人孔聖人也曾向老子請教禮法。並且事後還極端佩服。第二、老子的輩份也大,與釋迦牟尼同代而又稍高。在論資排輩上,決不會輸與佛祖如來。第三、老子傳記中的含糊說法,他的高壽,他的西行,他的不知所終。都是穿鑿附會,發揮想像力的極好材料。第四、道家主張清靜無為和養生之道,這種道家理論和宗旨,會成為道教信徒們極好的精神裝飾。第五、老子的《道德經》中的神秘主義的成分,尤其是“道”的觀念,與宗教思想十分接近。道教徒們利用和解釋起來,也十分得心應手。而且道家學派的另一代表人物莊子,在他的一書《莊子》裡則進一步發揮了道,他在書裡大談一些傳說人物得道成仙,長生不死,位列星宿。這些都給張道陵創立道教帶來現成的理論基礎。張道陵選中老子做為教庭宗師,是有其客觀和內在原因的。
初期的道教尊崇的神明是不多的。太上老君以外,還有兩個弟子,一位是道家學派的另一代表人物莊子,被奉為南華真人,另一位則是請老子著書的函谷關關令尹喜,被奉為無上真人。除此之外,還尊崇三官,這三官是天官、地官、水官。太上老君是至尊無上、的最高神明。而天官、地官、水官是宗教在原始階段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這三官的功能是為人賜福、赦罪、解厄。也稱三元大帝。早期的道教教人悔過奉道,以用符水咒法治病為傳道手段,《三國志…張魯傳》記載了道教為病人的請禱之法:
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於水。謂之三官手書,使病者家出五斗米以為常,故號曰五斗米師。
百姓對張道陵敬若神明,爭相事之,拜他為師的人成千上萬,張道陵遂建二十四治(道教組織),立祭酒(道教教職)以領道民。
明朝末年著名的文學家馮夢龍在他的短篇小說集《喻世明言》詳細地述說了關於張道陵的傳說:
話說張天師的始祖,諱道陵,字輔漢,沛國人氏,乃是張子房第八世孫。漢光武皇帝建武十年降生。其母夢見北斗第七星從天墜下,化為一人,身長丈餘,手中託一九仙藥,如雞卵大,香氣襲人。其母取而吞之,醒來便覺滿腹火熱,異香滿室,經月不散,從此懷孕。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