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繼來,沒有一顆星星能夠以那麼快的速度膨脹和收縮的。多結實的傢伙只消哆嗦那麼幾下子,就完蛋了。可是這顆小星星已存在了將近一千年。”
“那麼它為什麼能發出那麼快的脈衝呢?”
“過去科學家只是推測——可是現在,我要來證實了。”亞兵自豪地說。“這顆小星星正在以極高的速度自轉著——每秒鐘自轉三十一週哩!它的表面又是斑駁陸離的,有的地方十分亮,有的地方很暗;有的地方發出極強的電磁波,有的地方發出的電磁波很弱。
這樣,當它飛快轉動的時候,光線和電磁波都會迅速變化,形成脈衝。“
“旋轉得那麼快——每秒三十一週,這顆星不會崩貴嗎?”
“不會、選是日為這顆星非常小——直徑大概只有二十公里左右就和我們地球上一座大山差不多,可是密度卻非常大,組成這顆星的物質每立方厘米有一億噸哩!”
這幾個數字使繼來瞠目結舌。她一點兒也不能想象,每立方厘米一億噸,這密度究竟有多麼大。而且她也不能理解,什麼物質能夠達到這麼高的密度。
鍾亞兵立刻就給她解答了。
“我們日常所見的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你大概看見過原子的圖象吧?當中一個原子核,有電子繞著它轉。電子和原子核之間有很大的空隙,就象太陽系中太陽和行星之間有很大的空隙一樣。構成普通恆星的物質大致上也是這樣。”但是,當超新星爆發時,就會產生極大的力量,一方面,一外層物質被丟擲來,另一方面,內部物質受到劇烈的擠壓,電子都被擠壓到原子核當中。繼來,你知道,原子核是由中於和質於構成的,中子不帶電,質子帶陽電;帶陽電的電子擠進去後,就和質子結合成為中子。這一來,原子當中的空間沒有了,整個原子全都是由中於組成的。所以這種星叫做中子星。“”蟹狀星雲的中心是一顆中子星嗎?“
“嗯”
“那麼,這顆仙后座超新星爆發後是否也留下一顆中子星呢?”繼來又問道。
“現在還探測不出來。”亞兵搖搖頭說。“現在超新星剛剛爆發,要等爆發過後,外殼膨脹到很大很大,因而也非常稀薄了,才能看出有沒有中子星。”
過了一會兒,繼來又問道:“宇宙間有沒有密度比中子星還大的天體?”
“有。黑洞。”
“什麼洞?”繼來沒聽清楚。
“黑洞。”亞兵一字一頓說。“比方說,我們的太陽,如果縮成直徑三公里的圓球,它的密度就達到每立方厘米幾百億噸,即等於中子星的數百倍。那末,太陽上面的光線,就會被強大的引力吸引住。跑不出去了,它看來是完全黑的,它附近什麼東西都要落到它裡面去,所以叫做黑洞。”
“我們‘東方號’要飛過它附近呢?”
“也要落進去的。”亞兵不動聲色地說。
“不能再出來嗎?”
“除非發生某種爆炸。”
繼恩忍不住插嘴了:“黑洞完全是一種理論上的預言,還沒有找到哩。”
“我就想找到一兩個黑洞。”亞兵充滿信心說。
“既然黑洞完全是黑的,你怎麼能看見它呢?”繼來又問。
“可以間接探測到。比方說,它周圍的物質會向它中心墜落,在到達黑洞表面的時候,會變得非常熱,形成一個圓盤,並且發出強大的伽瑪射線。”
“什麼射線?”
“伽瑪射線——一種穿透力很強的輻射。我們可以探測到。”
“你講得不全面,亞兵。”繼恩糾正道。“並不是所有黑洞。都是密度很大的。如果太陽變成黑洞,它當然密度非常大。但是太陽並不會變成黑洞。如果有某一顆恆星會最後形成黑洞,這顆恆星一定原來就比太陽大得多。總之,天體越大,當它變成黑洞的時候,所要求具有的密度就越小。”
亞兵把雙手一拍。
“完全正確!繼恩,我從來沒看見過你讀大文學的書。這些知識你是哪兒來的?”
“我聽你講的呀!”繼恩笑起來。“這無非是一個邏輯推理:既然形成黑洞的條件是要求它的引力大到吸引住光,即以每秒三十萬公里速度運動的物體,那末黑洞的大小和密度是可以算出來的。”
亞兵讚許地望著繼恩說:“你的腦子真行。我苦苦思考了許久,才明白這個道理的。”
“我也思考了很久的。不過,我說,亞兵,當前最重要的還是不斷測定我們的航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