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沒有鋼琴引發的血案(第3/3 頁)
的《菊花臺》,是典型的中國風,但又不完全是,因為全曲有唯一的一個音不符合這個規律,那就是最後一句“徒留我孤單在湖面”中的“孤”字。
這個“孤”字,是全曲孤一個“7”的音,顯得極為“孤”,極為桀驁,也為收尾時的掙扎帶上了幾分神韻。
後世周氏所有中國風,從《青花瓷》到《蘭亭序》,都顯得比《菊花臺》“中正平和”許多,就是因為少了這個作怪的妖音。
顧誠再次彈到這裡,而他的雙手依然還在雁柱的右側,沒有調整“6”這根弦的振幅長短,所以“553-71”自然又被錯彈成了“553-61”。
一次孤傲的掙扎向上,似乎沒有找到突破口,被扯後腿撤了回來。
顧誠茫然如本能地撥弄琴絃,似乎在尋找問題。本該結束的曲子,被無意識地冗餘重複迴環沖刷著,再一次踩到這個點,再一次地錯。
無數諧律的碎片似乎在這一刻於他腦海中出現了混同,駁雜,讓他越錯越離譜。
豁然之間,顧誠似乎把很多錯誤的碎片錯誤地融合在了一起,一段奇怪的銜接,在他指尖流瀉開來。
“蘭亭行貼,行書如行雲流水。月下門推,心細如你腳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卻難拓你的美。真跡絕,真心能給誰……”
這……這是什麼鬼?彈錯音,居然錯出一首新曲子來?
所有科班出身的“音樂家”們,這一刻都震驚了。
周潔倫更是震驚到無以復加。
他是最明白自己譜曲的《菊花臺》中,最後一句玩的那個小把戲的,當時他認為那個“孤單”的“孤”字一定要那麼唱,才能做到點睛全曲的效果,抒發出胸中的無盡寥落。
沒想到,顧誠在把“”錯彈成“”,連續幾次錯誤迴環衝不上去之後,自然而然推匯出了一首全曲沒有一個險音的新曲來。
用笑傲江湖裡的梅莊黃鐘公評語來說,那就是吧《笑傲江湖》的“履險如夷”,迴歸到了《廣陵散》的“中正平和”。
古有一字師。
今有一音師。
一曲終了,一氣呵成。
“詞曲都記下來了麼?快!趕快!”一群人如夢初醒,連忙把那些剛才聽曲時隨手速記片段,整理起來。
顧誠心中暗道一聲僥倖。
其實這並不是他的創作力真有那麼高明,實在是因為周潔倫的《蘭亭序》開頭,和彈錯版的《菊花臺》結尾,實在太過於神似了。
尤其是當顧誠在知道自己彈錯之後,沒有把《菊花臺》的結尾硬衝過去,而是順勢迴環,試圖再來一次。如此處理,就讓曲調和《蘭亭序》的開頭更像了。
他上輩子雖然沒有刻意記過《蘭亭序》的譜,但畢竟會唱。如今聽了幾遍覺得耳熟,自然而然“打通任督二脈”把全曲順了下來。
細節之處,免不了有些不足之處,將來還需要仔細推敲調整,估計最後的效果也不會和另一個時空周潔倫寫的一模一樣。
顧誠擦擦手,搖著摺扇說:“這首歌,就覥顏叫《蘭亭序》吧,算是慶祝咱江南會的揭幕盛典。”
所有人眼前一亮,諛辭如潮:“好名字!古往今來,江東才俊文人雅集,豈有過於‘蘭亭集’者,王謝風流,晉人風骨,盡在於此。”
“顧總真是精才絕豔,能者無所不能。”
“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詩、溫庭筠八叉韻成。今有誠哥《菊花臺》三錯而成《蘭亭序》,絕對是寫進歷史書的千古佳話啊!”浙東匹夫說感謝盟主“混元滄海”和宗師“ross”的打賞!本週會保持每天萬字,持續到下週一。今天一會兒還有一章。我知道有些書友還是學生,來錢不容易。大家全訂就已經很給我面子了,打賞方面千萬不要衝動,君子之交淡如水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