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現在只好放棄,把影評人這一塊整個打包遺 忘,努力去當電影人吧。”
040
註釋:
'1'約翰?卡薩維茨的《面孔》(1968),以半紀錄片的方式描述了一群對生活不滿的中年人。主演包括吉娜?羅蘭茲(GenaRowlands),她後來也演了施拉德的《陽光普照》。'2'1968年5月,戛納電影節遭到(在弗朗索瓦?特呂弗、讓…呂克?戈達爾等人支援下的)民眾抗議,他們抗議在國家處於危機之時,電影節放映的大部分電影中,卻還都瀰漫著純商業的和無聊的主題。該屆電影節因此被中止。
'3'《男性/女性》(1966)、《精疲力竭》(1959)、《中國姑娘》(1967)都是戈達爾(1930—)的
作品。
'4'《電影手冊》是從《電影雜誌》(1951)中拓展出來的一本法國電影雜誌,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高度影響力,它由安德烈?巴贊(AndréBazin)等人擔任編輯,50年代中期參與其中的許多年輕影評人後來成了新浪潮運動的帶頭人: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雅克?裡維特(JacquesRivette)、克勞德?夏布洛(ClaudeChabrol)、埃裡克?候麥(EricRohmer)。1960年代末期,《電影手冊》放棄了它早年對於作者論的執著,改投結構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電影分析門下。1965年至1967年,美國影評人安德魯?薩里斯製作了《電影手冊》的英語版;在此期間,薩里斯就是作者論在美國的支持者。'5'約翰?福特的《青年林肯先生》(1939),他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建立在一件真實的謀殺案基礎之上,亞伯拉罕?林肯(亨利?方達扮演)擔任被告的辯護律師。《電影手冊》對該片的長篇分析也出現在1972年第13期的《銀幕》雜誌上,標題為《約翰?福特的〈青年林肯先生〉》,由海倫?拉克那和戴安娜?馬蒂亞斯翻譯。'6'施拉德關於羅塞里尼的《路易十四的崛起》一片的影評出現在1971年第6期的《電
影》雜誌上。全文見後。
施拉德的電影評論具有雙重意義
這裡挑出來的施拉德早期影評,體現的是一種多樣性。為《洛杉磯自由媒體》寫的《逍遙騎士》影評,即那篇令他被該刊解僱的文章,便很好地說明了這位年輕影評人逆大勢而行的想法。《扒手》(Pickpocket)的影評以及關於伯蒂徹(BuddBoetticher)的文章都觸及一些在《超驗風格》中他花大篇幅討論的觀點;關於伯蒂徹的那篇文章,還為我們勾勒出了他身上一些與作者論相逆的觀點。
關於羅塞里尼和佩金帕的那兩篇文章,不僅是對他喜愛的兩位導演的個人研究,也是施拉德那種傳播福音的精神的很好例證,我們可以看出他為那些被忽視或被誤解的導演創造輿論或撥亂反正的努力。《黑色電影筆記》則是關於這種電影型別的一次開拓性研究,表達出施拉德心中對當時美國電影評論中的社會學偏見的不滿。《觀點的詩意》(這也是施拉德心目中的個人最佳作品)很詳細地解釋了那段“將我的世界一舉顛覆”的經歷:發現“伊姆斯的美學思想,為一個一直以來令人震驚的反知性的媒介帶來了
一種全新的認知方式”。
如果說是伊姆斯最終令施拉德成為導演,那麼,就他最終會
成為哪種導演這個問題其實早就有跡可循。來自布烈松的影響被多次提及;這些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並不那麼出名的大師。一方面,施拉德受到《路易十四的崛起》(被當時大部分影評人看作“冷酷”、“無聊”的一部作品)那種知性疏離的吸引;另一方面,《野戰群》(TheWildBunch)也吸引他,這是一部“利用暴力令觀眾興奮,然後又用更多暴力來對這種興奮做評論”的電影。將這些看似相
左的東西捏合在一起的嘗試聽著不就很像是一部施拉德作品嗎?
至少,《黑色電影筆記》中的一段話,聽上去就像是直接預示了施拉德筆下最痛苦的男主角:“……是1949年至1953年的精神病行為和自殺衝動的時期。黑色電影的主人公們,在經歷了十年的失望情
緒重壓之後,開始發狂了。”查韋斯?比克已經離我們不遠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逍遙騎士》(1)
在最近登載的一篇超長訪談中,阿根廷詩人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LuisBorge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