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攪私嵛踩閱萇�疲�饈且徊空嬲�看獾牡纈啊!倍雜凇侗�謾罰–atPeople),我則能讓人看到,我既能拍這樣的恐怖片,也能聲稱,它其實是有關但丁和貝雅特麗齊的。(關於但丁與貝雅特麗齊的故事,可參見但丁作品《新生》。———譯註)
影評人第二節(5)
我懷疑,這正是令我的電影顯得有趣的地方,我也懷疑,這也是令它們作為商業電影顯得有問題的地方。我的一位老友曾經說過,我的問題在於我走得太遠了,每次到了結尾的時候,我都會被迫邁出那過火的一步。我覺得,那一步正是我的某種嘗試,想讓作品顯得仍可挽救:“它看上去是商業的、平庸的,但實際上,它是精
神上的、非凡的。”
凱:最終令你告別影評轉投電影的,是否是那種想和更多觀 眾對話的慾望?
保:事情是這樣的,當時的我屬於那樣一個年輕影評人的陣營,我們都受到寶琳的影響,開玩笑地將自己稱作“寶家軍”(Paulette)———包括羅傑?艾伯特(RogerEbert)、戴維?鄧比(DavidDenby)、保羅?沃肖(PaulWarshaw)、《華盛頓郵報》的加里?阿諾德(GaryArnold)等。我們遍佈在全國各地,都和寶琳時常保持聯絡———每星期給她打電話,寫的東西都寄給她看,對於她從紐約傳來的懿旨,也都依樣照做。例如她會說:“有部很棒的新片名叫《邦妮和克萊德》(BonnieandClyde),它被誤解了,沒能得到應有的禮遇。我們必須走出去為它擂鼓助威。”十次裡有九次,她說的話都正確無誤,如果你跟著她的話來做,你基本都能擊中目標,而 非失手。
她一直會接到全美各大報刊打來的電話:“我們要為《新聞周
刊》或誰誰找位影評人開專欄,你想推薦誰?”雖然不明說,但大家都明白,只要你是寶琳的人,你一定有機會獲得這樣的工作機會,然後一步步地在這一行裡往上爬。
我還記得我和寶琳的決裂,因為那來得非常戲劇性。那是
1971年的年底,此時我在洛杉磯已經住了一段時間,開始動起自己拍電影的念頭,雖然我還是想當影評人,但也開始隨便寫些劇本玩。為了謀生,我在哥倫比亞公司接了份讀劇本的活兒,讀個劇本拿15元,讀本小說拿25元,讀完之後寫段劇情介紹出來,外加一篇評論。我寫的評論都是儘可能的挖苦嘲諷,例如“如果你想要拍部空洞的婚姻喜劇,那就用這個劇本吧”。這樣的評論沒人想看,所以我被解僱又被重新僱傭再被解僱,前後共兩次,最後和它永遠地說了再見。這經歷令我開始熟悉劇本,我還寫了個名叫《管道工》(Pipeliner)的本子,為的就是學會該如何寫劇本,這確實是
學寫劇本的唯一途徑。那時我來到紐約,去見了寶琳———此時距離聖誕只有一兩天
時間———她告訴我一個大新聞:“我給你找了份活兒———芝加哥有個空缺,西雅圖也有個空缺,我希望你能去西雅圖,那是這個國家最棒的電影城市,有大量的珍貴藏片,在那兒,你有機會著作等
身,對電影觀眾產生自己的影響力。” 我覺得,她希望我去西雅圖的原因在於,她在那兒沒什麼
人———那就像是日不落帝國的鼎盛時期:“羅得西亞歸你。”———我說:“好,太好了。這正是過去五年裡我一直想要的,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但是,我現在還有件別的事。我已經在洛杉磯住了一段時間,也寫了個劇本,如果我現在就去西雅圖的話,我的人生會一直留著個疑問:如果當初我繼續留在洛杉磯當編劇的話,那又
會發生什麼事。”
寶琳說:“他們要一個答覆。”我說:“讓我回去考慮一下,我下
。”她說:“不,他們現在就要答覆。”我說:“我現在沒法給你答案,去西雅圖對我來說會是人生的一大轉變。因為如果我去的話,那肯定至少得幹五年。”寶琳說:“他們現在就要答覆,如果你現在不能給我‘是’的答覆,那你的答案就是‘否’
了。” 我記得我站了起來:“我猜,我的答覆就是‘否’了。”我走了出
去,我們之間的親密關係就此畫上句號。回洛杉磯的飛機上,我心想:“好,這下你把自己整個的事業都給搞砸了。你曾夢想的一切,現在有人雙手奉上,你卻拒絕了。你無力謀生,你欠了一屁股債,你拒絕了成為主流影評人的機會。拒絕這份工作,就意味著你再也不是影評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