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y)、《出賣皮肉的人》、《一絲不苟的人》、《反案記》、《血濺虎頭門》、《大鐘》(TheBigClock)、《賊之高速公路》(ThievesHighway)、《殘酷無情》(Ruthless)、《誘惑》(Pitfall)、《作法自斃》(Boomerang!)和《不夜城》
(TheNakedCity)。
黑色電影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階段1949年至1953年,是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黑色電影筆記(6)
精神病行為和自殺衝動的時期。黑色電影的主人公們在經歷了十年的失望情緒重壓之後,開始發狂了。精神病殺手,在第一個階段中曾是值得研究的物件(《陰陽鏡》中的奧莉維亞?德哈維蘭),在第二個階段成為次要的威脅(《死亡之吻》中的理查德?威德馬克[RichardWidmark]),現在,他們變成了活躍的主人公(《吻別明天》中的詹姆斯?卡格尼'JamesCagney')。卡格尼神經質地捲土重來,他身上的不穩定性堪比羅伯特?萊恩、李?馬文(LeeMarvin)這
些年輕演員。這是屬於B級片黑色電影的時期,屬於尼古拉斯?雷(NicolasRay)和沃爾什這類傾向於精神分析的導演的時期。這種
人格崩潰的力量反映在下列影片中:《白熱》、《槍瘋》(GunCrazy)、《送達醫院已死》、《捉》(Caught)、《以夜為生》、《鐵牛金剛》、《吻別明天》、《偵探故事》(DetectiveStory)、《孤獨地方》(InaLonelyPlace)、《本陪審團》、《撲克王》、《圍殲街頭》(PanicintheStreets)、
《大熱》、《危險邊緣》(OnDangerousGround)和《日落大道》。
第三階段是黑色電影的精華時期。有些影評人可能更喜歡早
期的“灰色”情節劇,另一些則更偏愛戰後的“街頭”電影,但黑色電影的最後這一階段最具美學和社會學的穿透力。經過十年對浪漫主義傳統準則的堅決擺脫,後期黑色電影終於抓住了時代的病根:公眾榮譽感、英雄主義的傳統準則、人格完整性,最後是心理的穩定性,都已喪失。第三階段的影片有著一種痛苦的自覺;它們似乎明白,自己正站在一個以絕望和崩潰為基礎的漫長傳統的盡頭,卻並不迴避這個事實。最好和最具特色的黑色電影———《槍瘋》、《白熱》、《旋渦之外》、《吻別明天》、《送達醫院已死》、《以夜維生》、《大熱》———站在了這一時期的終點上,它們都是自覺性的產物。第三階段中,充滿了代表著終點的黑色電影主人公:《大熱》和《鐵牛金剛》是城市警察的終結,《撲克王》是新聞記者的終結,由維克托?薩維爾(VictorSaville)製作的斯皮雷恩(MickeySpillane)系列電影(《以法官的名義》、《長久等待》'TheLongWait'、《死吻》)是私家偵探的終結,《日落大道》是黑寡婦的終結,《白熱》和《吻別明天》是匪徒的終結,《送達醫院已死》是約翰?陀(弗蘭克?卡普拉影片《會見約翰?陀》'MeetJohnToe'主人公,是30年代美國平民樂
觀主義民主理想的化身。———中文版編者注)式美國人的終結。
截至50年代中期,黑色電影已經趨於沉寂。不過還是有幾部
名作姍姍來遲,例如《死吻》、劉易斯()和阿爾通的《大樂隊》,以及黑色電影的墓誌銘———《歷劫佳人》,但從總體上
來看,一種新風格的犯罪電影已流行起來。
正如麥卡錫和艾森豪威爾的上臺所顯示的,此時的美國人渴望看見自己更為中產階級的一面。犯罪行為必須挪往郊區。罪犯穿起了灰色法蘭絨套裝(指坐辦公室的中高階職員。),走路走痛了腳的警察被沿著高速路飛馳的“機動部隊”代替。任何社會批評的企圖,都不得不套上肯定美國式生活方式的荒唐外衣。從技術上來說,電視透過它對充分照明和特寫畫面的需求,逐漸削弱了德國的影響,而彩色攝影自然也成了對黑色電影的最後一擊。西格爾、弗萊舍(RichardFleischer)、卡爾森(PhilKarlson)和福勒這樣的新導演,《天羅地網》(Dragnet)、《M小隊》(M鄄Squad)、《列隊》(TheLineup)和《高速公路巡邏隊》(HighwayPatrol)這樣的電視
劇,都填補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