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的社會主義體制的建立。我傾向於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法。”這是他為十四大召開準備的“政治報告”的一場預演,這是他為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內黨外長期爭論不休的關於中國經濟發展到底走哪條路的一槌定音!他成竹在胸,聲音洪亮,沒有絲毫的遲疑與猶豫。這讓西方世界,甚至包括所謂的“中國通”基辛格在內的所有人,都對中國共產黨這位“第三代領導核心”刮目相看,有了重新的認識和定位。也在這個夏天,中國人的想象力似乎一夜之間爆發了出來。上海一位著名作家借用古希臘的哲學家阿基米德的名言說了這麼一段話:“我們要說:給中國一個支點,她一定能把地球上這片尚不豐腴的土地撐起來,推向繁榮和富裕。這個支點就是市場經濟!”而於光遠、薛暮橋、杜潤生、吳敬璉、董輔礽等一些著名經濟學家一個個竟感動得熱淚盈眶!
於是,作為市場經濟的重頭戲,股份制的試點開始了!
1993年底,黃浦區作為上海商業最發達的一個區,為自己旗下的區屬百貨公司爭取到了一個上市名額。區領導斟酌再三,給了永珍百貨公司。永珍百貨也是上海一家有幾十年歷史的老字號了,在當時來講,實力比恆源祥還要強。但是公司上市當時有一個要求,就是淨資產要超過5000萬。於是黃浦區政府決定將同屬於區管轄的萬里百貨與永珍百貨捆綁在一起爭取上市。恆源祥當時還只是萬里百貨下屬的一個全責子公司。經過評估,1993年恆源祥的淨資產為293萬,對外號稱300萬。其實,劉瑞旗心中有數,就在當時,恆源祥的資產已遠遠超過了300萬。這裡面有兩筆帳沒有算:一是公司所在土地的使用權。恆源祥地處南京路西藏路附近,是上海地產中最值錢的“鑽石地塊”。如果說土地是屬於國家所有的、不能評估摺合成金錢的話,那麼其二是恆源祥這個品牌的價值。從1987年花200元註冊恆源祥,經過幾年的運作,已在市場上頗有名氣。雖然不能與今天評估的8個億人民幣相比,但就在當時僅僅是恆源祥這3個字,就遠不止300萬!更何況它的旗下還有這麼多的加盟廠和特許加盟店。1994年1月,永珍集團成立,1月8日舉行集團公司成立後的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劉瑞旗當選為董事。這也是永珍集團下屬各基層公司商店的經理中唯一一個被選為董事的,責任重大。集團的董事長由永珍百貨的老總於文娟女士擔任。
。 想看書來
破繭 4(2)
於文娟,一個精明能幹、好勝爭強、有事業心的女企業家。儘管今天人們對她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劉瑞旗始終對她懷著崇敬之心,一直到今天還稱她為自己學習的榜樣。永珍集團上市共募集到了1億多元人民幣的資金,在討論這些資金的投資方向時,董事會的主要成員提出:改造舊的商店,建3幢大樓。即建造在南京西路大光明電影院隔壁的永珍商都(以後又改稱過帝王百貨,以後還叫過什麼名字,但給人的印象是關門歇業的時間比開門的時間長——筆者注)、位於南京東路貴州路上的帳子公司副樓、以及永珍大廈(即現在的恆源祥商廈——筆者注)。劉瑞旗頗有些不解地問:樓是要造,但不能把募集來的資金都用來造樓吧。總應該投入一筆資金髮展主營業務,尤其是要投入資金用於發展品牌戰略?參加董事會的幾乎所有的人都大眼瞪小眼地朝他看了看,不瞭解劉瑞旗所說的“品牌戰略”是怎麼一回事。這似乎預示著劉瑞旗與永珍集團的合作從一開始就不怎麼順利。
建造3幢大樓的事就這麼決定了下來。有關領導還是非常欣賞劉瑞旗的才華與他的“拼命三郎”的精神的,明確指示:永珍大廈由劉瑞旗全權負責建造。董事會讓永珍集團撥給他2000萬元資金。其餘的錢由恆源祥公司來負責籌集。等到樓蓋好後核算下來,總共用去了6000萬!
劉瑞旗有一個特點,就是一旦他決定要做的事,他就一定會全身心地投入。1994年2月,永珍大廈所在的地塊中的住家居民以及一些沿街商店開始動遷,僅用了2個月時間便動遷完畢。1994年的4月開始打樁,當時原定的建築物是6層樓高,總的建築面積是4000個平方米。建築單位將設計圖紙都做出來了,但劉瑞旗左看右看、左思右想總感到不對勁。上海的金陵東路建築物有一個特點,就是所有的建築物沿街都有一個騎樓,可供行人遮風擋雨。這與法國殖民主義者有關,當初他們侵佔越南,對越南的熱帶氣候很不適應,於是沿街的建築物前都造有一個騎樓,並聯成一線,行人在路上逛街行走碰到大雨也不必打傘。因而當他們在上海劃定租界建造第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