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論語
1.
“道”是老子論述的核心問題,道的含義包括方法和路徑,老子講述的道是力量和規律。力量與規律合起來才是道,這是一種非常深刻的認識。老子的思想就像一座神秘的宮殿,只有選擇正確的路徑才能找到智慧的寶藏。如果說第1章是這座宮殿的大門,那麼第42章就是開啟大門的鑰匙。“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理解為:“道產生了時間,時間產生了有和無,有和無產生了天地人,天地人產生了萬物。”這樣解釋與其說是一個結論不如說是一個猜想,這個猜想可以用物理科學的觀念去討論,也可以從生命哲學的角度去理解。
2。
老子講的“道”是順應規律的力量,又是表現力量的規律。老子講的道德,可以理解為力量和規律與我們同在。也就是說,擁有力量並且順應規律才能夠實現道德。弱小的事物順應規律就能生存,強大的事物違背規律就會滅亡,所以老子說萬物都會尊道而重德。老子表面上崇尚柔弱,其實柔弱是相對於剛強而存在的。老子講的“道”是力量與規律的化身。《老子》的核心思想是:力量改變一切,柔弱常勝剛強。《老子》可以用唯心的觀點去解釋,但會陷入虛幻與迷惑之中;我們只有堅持唯物的觀點,才能獲得有益的啟迪。
3。
仁是善的表達,義是愛的奉獻。我們可以把《論語》中的“仁”理解為“仁義”。孔子講的“仁”不僅是個人修養,而且具有社會意義。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以理解為:“仁義離我們很遠嗎?我們講求仁義,心中就會充滿仁義。”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可以理解為:“齊桓公九次會盟諸侯,不用武力,是管仲的功勞啊。這就是仁義!這就是仁義!”關於仁德,孔子認為:“仁者先付出而後獲取,可以稱為仁德。”曾子認為:“君子依靠朋友培養仁德。”
4。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對“仁”還有許多種解釋。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就是說:“作為仁者,自己要立業就去幫助別人立業,自己要發達就去幫助別人發達。能夠將心比心,可以說是實現仁義的方法。”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說:“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就是說:“約束自己遵守禮儀就能實現仁義。”孔子認為“仁”也有弊端,孔子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就是說:“愛好仁義不愛好學習,缺點在愚蠢。”
5。
孔子講的“道”包括了多種含義。“道”作為方法,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道”作為路徑,孔子說:“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道”作為思想,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等等。孔子講的道德,可以理解為遵行大道而能夠成就大德。對於“仁”老子採取了批判的態度。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又說:“大道廢,有仁義。” 又說:“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又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有著相同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關於“道”和“仁”,他們的觀念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絡。
6。
老子對聖人的描述是令人驚奇的。老子不說聖人應該怎樣做,常說聖人不應該怎樣做。無為:“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行:“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無心:“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不為大:“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欲不欲:“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不自見:“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不持:“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不積:“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等等。
7。
孔子講述的君子是仁者、智者和勇者。孔子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君子要善於學習,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要有五種美德,孔子說:“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孔子常拿君子與小人作比較,使君子的形象更加鮮明。例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