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之道,怎麼可以歪曲呢?有始有終地傳授,惟有聖人能夠做到吧!”
3
子夏說:“官做好了可以治學,學治好了可以做官。”
4
子游說:“喪事能夠表現哀悼就可以了。”
5
子游說:“我的朋友子張,有難得的才能,然而沒有做到仁義。”
6
曾子說:“儀表堂堂的子張啊,很難與他一起做到仁義。”
7
曾子說:“我聽夫子說過:一個人如果沒有感受過悲痛,失去親人後必定會感受到。”
8
曾子說:“我聽夫子說過:孟莊子的孝順,其他方面別人可能做得到;他不改變父親的大臣和政策,別人很難做得到。”
9
孟氏任命陽膚為司法官,陽膚向曾子請教。曾子說:“君主失去道義,民心渙散已久。如果瞭解犯罪的實情,應該憐憫而不要樂於懲罰。”
0
子貢說:“紂王的罪過,不如傳說的那樣嚴重。所以君子不喜歡位居下流,天下的罪惡都歸咎於他。”
1
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如同日食和月食。有了過錯,人們都會看見;改正過錯,人們都會景仰。”
2
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仲尼是在何處求學的?”子貢說:“文武之道,沒有失傳,還在人間。賢明的人瞭解的多,不賢的人瞭解的少,無處不有文武之道。夫子何處不能求學呢?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師呢?”
3
叔孫武叔在朝堂上對大夫們說:“子貢比仲尼更賢明。”子服景伯把這話告訴了子貢。子貢說:“如果用圍牆作比喻,我家的圍牆只有肩高,可以看見家室的美好。夫子家的圍牆有數仞高,找不到大門進去,就看不見宗廟的華美、百宮的富麗。能找到大門的人或許不多吧。叔孫武叔那樣說,不是也很自然嗎?”
4
叔孫武叔詆譭仲尼。子貢說:“不要這樣做,仲尼是不可以詆譭的。他人的賢德,就像丘陵,是可以超越的;仲尼就像日月,是無法超越的。有人雖然想自絕於日月,但對日月有什麼損傷呢?只能表明他不自量力!”
5
陳子禽對子貢說:“您太謙虛了,仲尼怎麼可能比您更賢明呢?”子貢說:“君子一句話可以表現有知,一句話可以表現無知,說話不可以不謹慎啊。夫子是不可比及的,就像天穹是不可以攀登的。夫子如果治理國家,那麼讓百姓自立,百姓就會自立;教導百姓,百姓就會聽從;安撫百姓,百姓就會歸附;動員百姓,百姓就會齊心。夫子的一生是光榮的,夫子的死讓人哀痛,我怎麼比得上夫子呢?”
第二十篇堯曰
堯說:“嘖!爾舜!上天的年號由你確定,讓你執掌公正。直到四海窮困,天恩終結。”舜也這樣授命禹。商湯說:“我小子履,大膽地用黑色的公牛祭祀,大膽地向偉大的天帝禱告:有罪之人不敢赦免,賢良之臣不敢埋沒,天帝明鑑!我有罪過,不要責罰萬民;萬民有罪,請責罰我一人。”周初大封諸侯,善人得到富貴。周武王說:“雖有至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我一人。”
制定衡量,審查法度,恢復舊制,四方的政令就會通行。復興舊國,延續世族,選拔賢才,天下的百姓就會歸附。要重視:百姓、糧食、喪葬、祭祀。寬厚會得到民眾,誠實會得到信任,機敏會得到成功,公正會得到贊同。
子張問孔子:“怎樣做才可以從政呢?”孔子說:“尊崇五種美德,避免四種惡行,就可以從政了。”子張問:“什麼是五種美德呢?”孔子說:“君子施恩而不耗費,勞役百姓而不怨恨,有所獲取而不貪求,莊重而不傲慢,威嚴而不兇猛。”子張問:“什麼是施恩而不耗費呢?”孔子說:“讓百姓去做有利於他們的事情,不就是施恩而不耗費嗎?選擇適合的勞務讓百姓去做,有誰還會怨恨呢?講求仁義而能得到仁義,還去貪求什麼呢?君子待人無論多少,無論大小,都不敢怠慢,不就是莊重而不傲慢嗎?君子的衣冠整潔,儀表端正,人們見了都會敬畏他,不就是威嚴而不兇猛嗎?”子張問:“什麼是四種惡行呢?”孔子說:“不教導卻隨意殺人叫做虐害,不告誡卻只許成功叫做暴躁,不管理卻限期完成叫做賊行;還有給人財物,出手吝嗇,叫做小氣。”
孔子說:“不知道人生,就不能成為君子;不知道禮儀,就不能學會做人;不知道言談,就不能瞭解別人。”
老子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