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春風得意朱祁鎮(第1/1 頁)
朱祁鎮思慮許久,頷首道:“那就依於愛卿所言,改派鎮守太監監督軍隊,監督御史監督鎮守太監。” “皇上聖明!” 皆大歡喜。 御馬監的大太監得償所願,自然開心;文官集團自覺扳回一局,不再那麼失落;小皇帝也達到了政治主張。 朱祁鎮沒再說致仕還鄉的事,眾大佬心情放鬆下來。 還好皇上守規矩,沒有得寸進尺。 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過,這場較量,終究是文官集團吃了虧。 細細想來,這一年來,他們吃的虧還真不少。 先有出兵,後有廢除保舉,如今更是連鎮守大臣都改成了太監,他們的權勢縮水嚴重。 不能再讓了! 這是所有大佬的心聲。 ~ 朝會結束,朱祁鎮頒發詔書,開始著手召回鎮守大臣。 木已成舟,李青沒了心理負擔,又開始了混吃等死的生活。 這一年來做的事夠多了,得給文官集團一個緩衝的時間,再繼續莽,非把人逼急不可。 好在連續幾次變動,文官集團的日益膨脹勢頭已被遏制,接下來,先靜默一段時間,等他們傷疤好了,再進行下一步計劃。 朱祁鎮很勤政,過問的政事越來越多,眾大佬不得不端正態度。 他們知道,隨著小皇帝年紀漸長,以後越來越難忽悠。 不過在此之前,他們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權益,只要能繼續維持下去,他們也不想多事。 混亂的朝局逐漸開始明朗,儘管依舊渾濁,但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不知不覺,又到了年關。 除夕夜守歲,大年初一拜年、領紅包,李青全身心融入進年節的氛圍中,包餃子、蒸包子、放煙花…… 很忙,也很充實…… 正統七年,春。 英國公張輔,率大軍大勝而歸。 朱祁鎮設宴犒賞眾將,撫卹政策尤為豐厚,向為國捐軀者的家屬發放四兩白銀撫卹金,凱旋士兵也有二兩紋銀的賞賜。 加上將官的獎賞,足足花了三十萬兩白銀。 朱祁鎮沒有用寶鈔,清一色賞的白銀,這樣更能得人心。 戶部心疼的不行,朱祁鎮卻不甚在意。 大明現在有錢,區區幾十萬兩而已,不算什麼。 主要是籠絡軍隊! 真金白銀的往裡砸,換來的效果自然顯而易見,上到將官下到士兵,個個感恩戴德。 這說明,皇上心裡有他們。 訊息傳至邊關、衛所,士兵精神振奮,跟著皇帝有肉吃的觀念,悄然深入人心。 這一來,召回鎮守大臣的執行的效率,直線飆漲。 五月初。 一再磨磨蹭蹭的鎮守大臣,但還是被盡數召回,改換了御馬監的大太監,監察御史隨行。 忙完這些,朱祁鎮也迎來了他的人生大事。 ——成婚! 太皇太后張氏經過層層篩選,最終選定了靖難功臣的後裔,現任金吾右衛都指揮僉事,錢貴之女。 錢氏今年十六,比朱祁鎮還大著一歲,正好符合朱祁鎮的標準:我喜歡比我大的。 張太皇太后可謂是煞費苦心。 既遵從了太祖的規定:皇后只能武將、平民中挑選;又達到了孫子的要求。 朱祁鎮一開始是拒絕的,在他眼裡,什麼都沒有江山、皇權重要;但很快就真香了。 錢氏真的好好看,文靜又懂事,經過幾次接觸,他很喜歡。 坤寧宮。 朱祁鎮、錢氏坐兩旁,張氏坐中間,孫氏被擠兌到了一旁。 孫子即將大婚,張太皇太后開心的很。 錢氏很靦腆,收攏裙裾,雙腿併攏,小手放在腿上,螓首低垂,俏臉暈紅,輕易不敢抬頭。 朱祁鎮也不似面對群臣時,那般沉著、老練,尚顯稚嫩的臉上有欣喜,又有孩子般的侷促,此刻的他,才符合他這個年齡段應有的表現。 張氏笑呵呵的說:“小錢曾祖錢整,是太宗的老部下,曾任燕山護衛副千戶,對太宗忠心耿耿,靖難之役立下汗馬功勞,祖父、父親,也多次隨太宗、宣宗北征; 錢家稱得上是世臣,如今你們喜結連理,也算是親上加親了。” “皇奶奶說的是。”朱祁鎮小聲附和,眼神卻一直在未婚妻身上,瞅得錢氏脖子都紅了。 張氏笑著說:“大明立國七十餘年,這還是第一次皇帝新婚呢,一定要大操大辦,皇奶奶都想好了……” 這是她能為孫子,為皇室做的最後一件大事,她十分上心。 大明建國七十多年,歷經五任帝王,但皇帝新婚還是頭一次。 朱元璋四十歲才做皇帝,在此之前早早就和馬皇后成了親,朱棣做皇帝時都四十二了,莫說新婚,當時連孫子都有了。 朱允炆是做皇太孫時娶的媳婦兒,小胖是做世子時娶的媳婦兒,朱瞻基也是做皇太孫時娶的媳婦兒。 可以說,到了朱祁鎮這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大婚。 錢氏較之‘前輩’,也稱得上最幸福的皇后。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