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頁)
重重點頭,附和一句道。
見他會意,更是指向廚房的方向直言道:“而且,那地蠶還並非今秋才剛採收的時鮮之物,卻已醃製成醬菜足有兩壇。”
一聽此言,皇甫靖都忍不住搖頭輕笑一聲:“我這舅兄還真是用心良苦。傳個訊息,竟然還連帶著送來兩壇醬菜,只怕就是有心探聽之人,也只得無功而返了。”
說著又是一手指著信中那處,轉而又側身指向廚房那方,點了點頭道:“鮮藥變醬菜,倒是有些說道。”
只見身邊的玥娘,含笑伸出兩個指頭來:“這其二之變嘛!”
“哦?竟然還有一變!”
“其二,就是這地蠶又名寶塔菜,就是得名於它那可入藥的節狀塊莖。而且與那名貴藥材冬蟲夏草有些近似,因而我哥哥才想要藉此之物,意指京中怕是不待年後,就會有變。”
接過玥娘遞來的醫書低頭望去,確實是如此。不免追問一句:“該不是你們兄妹倆,早就定下了暗號,為何我卻毫不知情?”
卻被玥娘笑著提醒道:“你忘了,臨來時我哥哥曾說要咱們對個書信特有的格式。好歹能有傳遞之便,你卻不以為然,只說不過一個偏僻小縣而已,哪裡還需擔憂可言。”
“看來,到底是為夫錯了……。”才剛要接著說道,卻是頓了一頓,訕笑道:“看來,那位薊陽知府還真運氣不差,既然那京中年內有變,恐怕那位定是能去個不錯的所在。”
“可會留在京中?”聽到此句,玥娘也是一愣,若是留用京中倒是有些麻煩。畢竟這皇甫家四公子的紈絝之名可是不小,無需太過用心打探,便能獲悉。
看出玥娘眼中的擔憂,皇甫靖也是拉她坐下,輕笑道:“你道是如今這時節想留京任用,也是這般容易的,怕是那位尚且還不能夠。若是京畿之地,或許有幾分可能。”
京畿?確實不用擔憂,到底地域廣大,並不會就此暴露。想到此點也就略略安下心來。
其實臨來赴任時,相公曾提出不叫外人知曉自家顯赫身世一事,就連大將軍也是萬分贊同。一來,這官職的確是憑其真才實學赴考得來,並無作偽;二來,則是皇甫靖也想要看看憑藉所學,不需藉助家中權勢,可能為官一方。
若不是出了午後之事,倒也算是安安穩穩半年整,可如今看來這有無依傍,到底還是有些不同的。
“原來,常聽得張主簿掛在嘴上的那句‘朝中有人好做官’,還真是有些道理。若是一早亮出身份,莫說是那薊陽知府不敢來犯,怕是外放官員中就連多言一句的都沒有。”
“定是這般。不過初始一到酈縣,知縣大人您就說明身份與這縣衙眾人,只怕這縣丞、主簿也不都敢直言半句咯!”
“倒也是。”說著更是朗聲笑了起來,這般同玥娘說道一番,頓覺心頭鬱結也已消去過半。此刻再抬眼來望,瞬時明白了過來,原來娘子這是要藉此書信之事,一解自己心頭之困。
想到此處,伸手環住玥娘來,低聲耳語道:“想來我這等‘無權無勢’之人,想要加官進爵,怕是不易。還需委屈娘子幾年,待為夫名正言順,憑藉功績為你掙個誥命之名來。”
卻見自己懷內之人,笑著點頭道:“好,想我家相公足智多謀,又能為民請命,無論在何處為官都是百姓之福。只需假以時日定能如願以償,為妻也能跟著分光無限。”
相通了其中關鍵,轉過天來已是再度喚了幾位往書房議事,一改昨日神情,又開始忙碌起來。幾位雖說不明就裡,但見大人面色輕鬆,也知定是已然釋懷了,不免半是欣慰,半是暗暗搖頭,為其唏噓。
“唉!到底是勢不如人,想咱們這位新知縣無論是為人處事,還是公務之能,都遠不是這薊陽州內旁的七品官員堪比肩的。卻是苦於朝中無人,不得不任人所欺,也只得飲恨暗歎身世不顯了。”
“父親您此話之意,怕是這事再無轉機了?”一旁的牛師爺,不免又是追問道:“我等可都是親眼見證當日的情景,而且那祥雲樓內更是來人不少,那薊陽知府這般蠻橫,難道就不怕有人將此處實情傳入京中,聖上面前?”
☆、第貳佰章秋收上
“談何容易哦?”只見牛縣丞擺了擺手:“你想為何自此後那李講史書中的唱詞,全都改換了模樣也無人敢提出半句異議?”
被牛縣丞提醒一句後,這旁的牛師爺也是心頭一震,徐徐抬頭望想對面的父親。一時不禁有些啞然,的確這事本就是說書人口中之言,哪裡能當作憑證!
何況明知是那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