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1/4 頁)
☆、第一百九十九章加官進爵下
待退堂返回書房後,又與張主簿並兩位師爺說道起,今日正堂上突然而至的繁多訴狀,以及那薊陽知就要藉助車馬便道之利,加官進爵之事。聽得那旁才獲悉此事的二人來,也是驚怒不已。
“本欲強奪我酈縣之利,卻是未果的薊陽知府,倒是頗有眼光。初時想必聽得人來報此事,也只是想阻擾一番罷了,而後又有李講史的四處演說其中詳細,才開始上了心。估摸著其身邊,也不乏有哪懂行之人提及其中好處,他才加急往京裡呈了上去。”
聽著張主簿一番細究,那旁的兩人也不禁對望了一眼,齊齊頷首。
就聽得這旁知縣大人,不緊不慢又補了一句道:“知府大人的確是好謀劃。我雖是新進才入的官場,卻也略有耳聞,近些年間各地官員是缺損的厲害。即便京畿境內也是匱乏的緊。而那位大人只怕是,早已迫不及待想要跳離此等偏僻所在了!”
“大人的意思是,既然那位是早有所圖,我們酈縣也惟有就此罷手,避而不提這樁?”
臉色微微一緊,點了點頭不免苦笑一聲:“想來,此刻再提也已是為時已晚,為此吃罪了上峰更是不值。畢竟我小小七品之職,又是才剛入得官場,哪裡禁得起那位一合之力的!”
由知縣大人口中所出,其餘幾位也莫不是艱難頷首,心中暗暗唏噓不已。正如大人所言一般,單是那位能盤踞在薊陽州府,前後連了三任便已能窺得一斑。
這薊陽雖不如南方富庶之境,但想他入得官場不過十餘載,便可知其背後依仗定是不弱。而今又得了聖上欽點,更是不可一世,此刻與他犟上。卻是萬萬不能,還是避其鋒芒才是上策。
送走了幾人後,皇甫靖也不過獨自坐定吃了半盞溫茶,便起身收妥了卷宗才轉回正屋。卻見玥娘已是命人做好的點心,沒過半刻時辰便已送了上來。
“可是心有不甘?”盛好蓮子湯,邊遞與相公邊問道。
聽玥娘開口問起。皇甫靖不免側目對著她眨了眨眼睛,笑道:“你看我這昔日京城紈絝公子的名頭。可是白來的?”
嚐了一口清甜適中的湯品,再度開言:“從來也只有我能佔人便宜的,哪有無端吃虧的道理!”
“是,如今相公你身份更是不同,哪裡能吃得這暗虧。”不免又是被玥娘笑著調侃了一句。
他倒是恢復往日在京時的紈絝模樣,將手中摺扇一收,挑眉瞥了一眼身旁的妻子道:“本公子也就在娘子你手裡吃過一回癟,不過咱們是自家人,哪有這吃虧一說。倒是那個薊陽知府頗為大膽。竟然還想從我手裡討得這大便宜去,卻是打錯了算盤。”
“相公來時,不是特意沒帶多人馬,就是不想顯露身份。怎麼才吃了點虧,就要自揭了不成?”原就知道他的性子,對待家中親近之人自是不必說,可對外頭哪些不相干的人等,又哪裡會顧及許多。何況還是他佔著全理,更是沒有放過的道理。
見自家娘子提及,不免也是微微一笑:“正因如此,所以也只有暫且讓他囂張一時咯!不過卻也說,那位得了好處的,至今都不曾知曉我究竟是出身哪府!”
聽他這般一提。玥娘也是輕頷螓首。附和道:“相公說得在理,也好在當初出京之時便已想到這層。早做了防範,倒是不怕那人能即刻就查到根源之上。但若是這次調往京裡任職,不免就……。”
見玥娘臉色微變,皇甫靖卻是擺手道:“應當不能。想他不過做了幾任,一介窮僻之地的知府罷了。雖尚未細查他家中還有其它依傍,卻也不外如是而已。”
“也是,若真有靠山可傍,又怎會借加他人的功勞博取上峰的賞識。即便他身邊的幕僚力勸,想來那般家世的名門大族子弟,大多對此等不堪之事,也定是不屑一顧的。”連連點頭贊同道。
又轉身取了剛收到的家信來,與身邊的皇甫靖:“我哥哥信裡也已有隱晦提及,怕是不待年後,這京中必有變故發生。”
接過信來細細讀了一遍,卻是不解道:“這明面上看著不過是普通家書罷了,哪裡提及絲毫京中之變?”
玥娘已是指著信中一處,問道:“相公可是認得這位藥?”見他頷首,便又解釋起來:“這地蠶取其鮮根,再添以等量的半夏,一同搗爛、外敷於傷處,便可治毒蛇咬傷。但咱們一路到此,來往多次書信中哪裡曾提過,這酈縣境內常有毒蛇出沒?”
“即便是常有,當地醫館之中也必定有蛇藥可售,又怎能勞煩舅兄,千里迢迢使人來送的道理!”皇甫靖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