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4 頁)
只見皇甫靖已是緩緩點頭,又靠近了幾分附耳低語道:“自六王爺年前最後一役,大破海盜老巢後,東南海面上就再無盜賊出沒的跡象。但是……。”
這接著的‘但是’二字一出,玥孃的心緒已不免繃緊了三分。又聽得身旁的相公繼續言道:“但是,府庫之中多年的存留,也少則已是去了七、八之數。”
轉而又是一聲低嘆聲起:“若不是這三、四年間上蒼眷顧,接連都是風調雨順利,於農事的好年景,再加之全國境內,也是鮮有天災降臨。只怕此刻不單是各地的府庫內,就算是戶部之中的那些昔日所存,也早已是空空如也了!”
☆、第二百五十一章異軍突起
“怎麼說來,就是酈縣這幾年間的好勢頭,留存庫中的物資也只是一般而已。”這話一出,就見相公已是滿臉無奈的點了點頭。
重重嘆了一聲道:“好在剛到任時,就分流不少的農戶們上荒山開墾,倒是將百姓們多年積存下來,未按時繳納的賦稅盡數都填補上了。若是不然,有哪裡來的那許多額外庫存,陸續交付與州府衙門。”
抬頭轉而望向鶴鳴所在,低聲接著告訴一句道:“這兩年下來,也叫那邵楊縣衙中寬裕了不少,而反觀那鶴鳴知縣卻是苦不堪言。若不是有他家那位,在路轉運司任職的嚴大人有些手段,這段日子怕是也難熬的很。”
“畢竟每季要多上繳近二成的賦稅,卻不是每縣都能順當完成的。更何況如今那縣城中的商戶數,少說也已明顯銳減三、四成的樣子,就更是杯水車薪了。”身邊的玥娘已是隨口附和一句道。這多上繳賦稅一事,她也是早已知曉的,只不過當時不明就裡罷了。
今日從相公口中才獲悉了其中真相,只怕也是不久之前才由京中,悄悄傳出的吧。仔細一思量,不免反問一句道:“若是此時,那久已偃旗息鼓的北地外族,再將矛頭直指關內又當如何?”
聽得娘子這般慎重一問,皇甫靖也是不由微鎖眉頭:“就以眼下軍力而言,對峙三月因是無礙。但關鍵在於,後續物資只怕不能穩步運抵,若是持久以往就成大患。”
多看了一眼。那旁半掩得窗戶,忙又添了一句:“三月後,北地之境更是寒氣逼人,莫提戰事就是一路北上的車馬。也都要被困多日不得挪動半分。”
“胡天八月即飛雪。三月後。只怕早就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了!”玥娘也是連連點頭,接上了一句。
皇甫靖更是頷首,正色道:“娘子提醒的是,待我即刻休書與關外守備的老爺子。早些備足糧草才是正勁。就不知兵部的大人們。可曾有過這番作想。”
被夫君這般一提,玥娘卻是不覺訕訕道:“我怎麼把這樁忘了。倒是應該在年頭之時,提醒大將軍可以一邊戍邊防衛,一邊屯田種上些耐儲存的糧食。哪怕是在草原上放養一批牛羊。待到入冬之前殺了後,用鹽醃製起來,也是軍糧的一大來源。”
這旁的皇甫靖不禁愣下片刻,轉而又笑著直誇道:“還是我家娘子法子了得。如今養牛羊雖說已是晚了些。不過入冬前多儲備些醃製好的肉食卻是可行。”
說著已是起身,拉著妻子一併步入書房,將那屯田戍邊之想,細細描述於字裡行間。又有玥娘口述醃製肉食的每個步驟,也是一條不拉,全都極其詳盡的被皇甫靖一併附在信中。
直到夫妻兩人,再想不出還有何事與備戰所需後,才將整整一摞已是晾乾的信紙。好生疊齊裝入信封內,又用皇甫家獨有的火印封了口,才讓林宏軍帶兩個心腹之人,直向大將軍所在的守軍駐地而去。
“若是年內能安寧度過,待到來年開春後,便再行哪屯田之事倒是無妨。”頓下半刻,飲了半盅茶水後,才轉而告訴道:“堂叔父此刻也該到地界了,想來朝廷也已對大運河開通大事,頗為在意了。”
這事早在多年前,玥娘尚未能認回自家時,便已是聽得皇甫老大人提過再三,仔細算來也足有十來個年頭了。雖是晚了好些年頭,但對於百姓們而言,卻是好事一樁。
若不是皇甫老大人,那連著兩任燁州知府治理之下,不但燁州全境之內再無一處破堤出現,更使人梳理了河道不下百處之多。如今的燁州早已恢復了往昔的繁華,且有藉助境內林立縱橫的大小河道,將四周遭的所接壤的州府,皆便利的聯絡在一起。
由此已是將整個京畿之地,不下過半的州府無形間連成了頗為廣大的一片。更值得一提的是,鄰近相湣�鬧莞�彩遣簧伲�枚�彌��⒔�舛瘟�ㄏ蟣鋇腦撕櫻�咽槍婺3蹕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