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每次見基辛格,我總試圖讓他史海鉤沉—因為那不僅僅是他個人的輝煌履歷。從“破冰之旅”到相約奧運,這位老人是中美建交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是一個符號和象徵。我談起了基辛格為進行中美建交談判而訪華的經歷,誠懇地對他說道:“招商銀行3萬多人都很感謝您,如果不是您開啟中國的大門,我們不可能在紐約開設分行!”
他馬上回答說:“開啟大門靠的是兩方面的力量,中國領導人非常富有遠見卓識。”
我說:“中國人認為,是您秘密從巴基斯坦飛往中國的行動促成中美兩國元首首次會談的。”
1971年4月27日,中國透過巴基斯坦渠道正式送交美國一份照會。照會說:“中國政府重申它願意在北京公開接待美國總統本人,以便直接進行會晤和討論。”第二天,尼克松就將秘密訪問中國的任務交給了基辛格。
1971年7月8日凌晨3點半,當時的外交部美大司司長章文晉率領唐聞生、王海容、唐龍彬等人在南苑機場悄悄登上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的專機,秘密飛往巴基斯坦,迎接基辛格。1971年7月9日凌晨4點,巴基斯坦首都*堡,基辛格出現在中國外交官面前,並且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飛機飛抵北京。
基辛格對我講述了當時的情景,雖然事隔多年,彷彿仍歷歷在目。“當飛機飛越冰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的時候,旭日東昇,格外壯觀迷人。中國這個對我來說具有神秘色彩的東方大國就在眼前。我既感覺肩負重任,又覺得結果不可預測……”
7月9日至11日,周恩來總理同基辛格進行了會談。基辛格在北京逗留僅僅48個小時,而同周總理的會談就持續了17個小時。在世人的眼裡,基辛格是開啟中美兩國關係大門的使者。但此刻,我對面這位老人卻虛懷若谷地告訴我:“我只是非常幸運地成為這段歷史的參與者。”
在這樣一位智慧的長者面前,我發現自己的好奇心突然增長,很想聽他回憶輝煌的歷史。我試著問他:“您見過毛澤東主席幾次?”
他回答:“一共5次。”
“第一次的情況您還記得嗎?”
基辛格調整了一下坐姿,語調開始放緩,彷彿走入了久遠的歷史:“他住在一個非常簡單的房子裡,四周的書架上擺滿了書,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學者的居所。他身旁的茶几上也堆著書。”
“我們一進入房間,毛澤東就從沙發上站起來,他朝尼克松伸出手,尼克松也朝他伸出手。兩位曾經隔絕對峙了20多年互不來往的、各自秉持著對立信仰的偉人,那一刻緊緊地握手了。四隻手相疊在一起握了好一會兒,大大超過了正常禮節的握手時間。”
“毛澤東還和我握手,上下打量我,還點了點頭,說:‘哦,你就是那個有名的博士基辛格。’”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四章 又見基辛格(5)
我一邊感慨一邊問:“您第一次見到的毛澤東和您預想的他有沒有區別?”
基辛格搖搖頭,說:“說實在的,你很難做出什麼預想,他是如此特別,超出概念之外,很難想象。我見過很多共產*家的領導人,他是非常有智慧和遠見的一個。”
這次歷史性會晤進行了30分鐘左右,深深銘刻在基辛格的記憶裡,後來被他比喻為“瓦格納歌劇的序曲”,意思是需要加以發展才能顯示出它們的含義。他眼裡的毛澤東有一種非凡的幽默感,永遠是談話的中心。在他的引導下,1972年尼克松與毛澤東的重要會晤,是在一種戲謔、玩笑的氣氛中進行的,輕鬆的俏皮話使人覺得那是幾個經常來往的熟人在聊天,嚴肅重大的原則性主題在詼諧隨意的談吐中被提出來。
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一事件越發顯示出其所包含的超越時空,超越意識形態,超越當時歷史與現實因素的意義與價值。
開放、理解、溝通、發展,是人類歷史演進的必然趨勢。儘管人類的價值觀不盡相同,不同的價值觀不一定會相互認同,但完全可以相互認識,人類將從相互瞭解中獲得共同生活的智慧與力量。中美這兩個曾經比日月星辰還更遙遠的國度,不可思議地走到一起,並且在此後的幾十年裡雙方都從中受益,不正開創了這樣一個範例嗎?
我禁不住再次對老人說:“中國人都感謝您為中美建交打破堅冰。招商銀行也非常感謝您,因為我們今天在紐約開了分行。”
他微笑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次非常特殊的經歷,你們能夠在紐約開分行也是中美之間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