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1/4 頁)
“哦,這並非是什麼難事;只是臣素日有個習慣;凡讀那外邦的文字;都是要吃酒以後才讀得好;能否請萬歲傳旨賜臣御酒三杯;命高、楊二位大人在臣的左右侍候;臣方可開讀?”
唐玄宗知道;李白這是仍對貢院的事耿耿於懷;所以故弄玄虛。但為了能順利解讀表章;籠絡這位奇才;就立即答應了此事。便道:
“好,孤王准奏。高、楊二卿,快與學士公李白左右侍候! ”
“啊?!他,他是個甚等樣人,竟敢讓臣等給他站班?”
“哦!這是孤王的意思,爾等莫非敢抗旨不成? ”
“不敢,不敢!臣等遵旨。”
倆人心裡雖然有氣,也只好乖乖地走上前,一左一右侍立在李白身邊。李隆基命看酒,又命執殿官將渤海國進表的使臣喊來。功夫不大,渤海國使臣來了,獻上表章。李白讓高、楊二人將表章展開;眯起眼;仔細一看;不禁笑了起來;心道:“菩薩託夢點化與我,叫我早晚用功習練渤海國國文;說其後必有大用。果真應驗也!”遂道:
“渤海國國書滿篇大話;文理不通;這也算是表章? 哼;寫這樣文章的人也想與我大唐爭天下;真不知天高地厚!”說完;朗聲讀了起來:
“渤海國大可汗書與大唐皇帝陛下:自你佔了高麗,與俺國逼近,邊兵屢屢犯吾國界,想是出自你意。俺如今實在沒法忍了,差人前去對你講和,你可將高麗國讓給俺國,俺國凡是好的東西你都有份。要是不肯,俺起兵來廝殺,且看是哪家會贏?! ”
李白讀罷;滿朝文武無人不笑。唐玄宗李隆基聽了又好氣;又好笑;便問使臣道:
“我朝大臣讀解的可有一字錯差?”
那使臣原本氣焰囂張,見李白解讀的一字不差,羞愧得無地自容,便心服的回答道:
“是;一字不差!”
唐玄宗揮手命人將使臣押下去後;問計於滿朝文武。眾人議論紛紛;大都主張與之一戰;還有人提議皇上御駕親征。李白只是眯著眼面沉似水地聽著。唐玄宗看見李白的樣子;知道他對這些話不以為然;就問李白道:
“李愛卿,依你之見呢? ”
李白雖答道:
“萬歲,我朝自太宗皇帝始徵高麗,經數十年,不知毀了多少生靈,至高宗年間才將其劃歸於大唐版圖。今渤海國,雖屬未經中原教化之地,亦不足以與大唐爭天下;然而其民剽悍,亦不易征服。我大唐雖強盛,一旦再動干戈,必將使天下生靈塗炭。且勝負暫先不提,若與其戰; 必曠日持久,大唐國力將大大受到損耗,倘若再有強敵乘虛來犯,如之奈何?”
李白的話,算是說到李隆基的心裡去了,他是個*皇帝,可不是能開疆拓土的馬上君王,他才不願打仗呢! 聽李白這樣說,急忙語氣恭敬地道:
“愛卿說得極是,可此事又當如何辦理呢?”
“區區小事,何需用一兵一卒。依我看,那渤海國未必就敢動武;不過是欺我大唐無人能識其土著文字而已;所以故弄玄虛;藉此;以來要挾萬歲免去其每年的歲貢。只要我大唐朝廷;依然用其渤海國文字寫下詔書;對其嚴加訓斥;使其明瞭內中的利害;今後必然不敢再造次妄言;只好老老實實地稱降納貢;豈不是滿天雲霧散盡;阿彌陀佛善哉了麼?”
“哎呀呀;李愛卿真是才智過人;就請愛卿代孤擬詔;曉諭他邦;讓他們年年進貢;歲歲來朝! ”
李隆基高興得;簡直要蹦了起來。
“要臣寫詔;卻也不難;只要萬歲能依臣一件事。”
“你說,你說;莫說是一件;就是十件八件;孤也依得。”
“這。。。。。。臣不敢妄奏;惟恐陛下降罪! ”
李隆基明白了,肯定又是要難為那兩個老奴;但這怕什麼? 那也比兩國交兵勞民傷財要強多了。現在;就是李白提出再多再高的要求,也得答應;最起碼還能拿那兩個奴才取個樂呢! 因此;他便無可奈何地說道:
“說吧! 朕恕你無罪就是!”
“自從我在貢院受辱以後,我見了高、楊二人心裡就冒火;他們純粹是在耽誤我朝人才;因此;就請陛下恩准;在金殿上置棉褥錦墩;讓楊國忠捧硯磨墨;高力土為臣脫靴;臣坐於錦墩之上;再請賜御酒三杯;使臣神完氣足;揮筆寫詔方能精彩紛呈!”
李隆基樂了,他生性*倜儻,自己就常常出怪點子,對於這種捉弄人的勾當非常的感興趣; 心道:“李白的意圖果然叫我給猜著了;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