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往下看;見藏書樓後開出三五十條渡船;都在苦海汪洋裡顛簸掙扎。有一渡船還沒等到賢山腳下碼頭;便讓風浪吞噬;那滿船的學子;眼睜睜地落進洋裡;不見了蹤影。那已上岸的學子們;都順著眼前的勤徑往上拼命爬行。一遇到有書石擋道;就拼命的往書裡鑽;直鑽的頭破血流。還有的;竟按蘇秦蘇季子當年讀書的樣子;學那“頭懸墚、錐刺股”;扎得屁股上鮮血直流;使人慘不忍睹。
觀世音暗想:“那些路上擋道的石書;難到是他們通往‘千鍾粟’、‘烏紗帽’、‘黃金屋’、‘顏如玉’、‘優則仕’等必修的課程不成?”便展開天目一一仔細瞧看;見那些難以搬動的頑石;不外是《周易》、《春秋》、《國語》、《詩經》、《書經》、《禮記》、《大武》、《周書》、《世經》、《孟子》、《離騷》、《荀子》、《淮南子》、《呂氏春秋》、《周禮春官》《尚書大傳》《風俗通義》《拾遺錄》等書籍而已。
相比之下;還是那通往“混天黑”“蓬萊島”等路的學子要輕鬆得許多。
特別是那通往‘黃金屋’的勤徑;雖不及其它的道路寬敞;但阻路的石書卻安設的很少;有的石塊又輕又小;就似兒童玩具般擺在那裡;當作點贅。只見那條路上的學子爬起山來;吊兒郎當的;顯然;對他們必修課程的安排;輕鬆的不只一星半點兒;有的走著走著;還哼起了<;踏瑤娘>;的酸曲。
菩薩遂展開天目向那路上僅有的幾塊大石上望去;想看看這幾條勤徑上;到底都安了些什麼寶書?她這不看則已;一看便忍不住笑了起來。原來那條勤徑的阻石;除了老子的《九仙法》;劉向的《列仙傳》;張衡的《同聲歌》;諸葛亮的《金錢課》外;其餘盡是些《素女經》《玄女經》《玉房秘訣》《玉房指要》和《洞玄子秘要三十法》等密笈。菩薩心道:“道家確與佛家不同;竟將玩玩鬧鬧的把戲及房中術之類;開列的如此精細?可見;天下之大;無其不有哇!”但回過來又一想:“也別太小看了此類學問;如將此法導引好了;確乎能有養生補精、益壽延年之功效既莫可知!”
二仙來到赤城;只見城外別有一番景象。那上山的百十條路徑;俱在城牆前平坦之地上;重新匯聚成十條金光大道和十條灰暗小道;分別通向早已安設好的二十個驛站。觀世音細看那驛站;卻是用蘆蓆搭就的蓬屋;蓬屋外都高搭著綵樓;俱張燈結綵;鞭炮齊鳴;且有龐大的樂隊吹吹打打;高奏迎新曲;好不熱鬧。蓬屋內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烏紗帽、蟒龍袍、腰玉帶、厚底靴、方金印、圓金印、金元寶、銀元寶和金鞍轡、銀鞍轡;有的蓬屋裡還坐滿了十六七歲年紀花枝招展的“顏如玉”;有的女子竟象貂嬋般美貌;真可謂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那些驛吏們;面對各路彙集來的學子;迎來送往;忙碌不堪。這二十個驛站圍著赤城城牆排成一周遭;綿延百里;再加上那成千上萬的學子隊伍;就如同鐵桶一般;把赤城圍了個水洩不通。
各蓬屋門前;俱用大紅報貼標示著各自的名目與分工;竟如 “小康小吏驛”、“封疆大吏驛”、“加官進爵驛”、“高官後祿驛”、“名利雙收驛”、“陽奉陰違驛”、“狗仗虎勢驛”、“勾心鬥角驛”、“損人利己驛”、“權詐謀私驛”、“撞鐘混飯驛”、“看破紅塵驛”。。。。。。不一而足。
觀世音看了;便問東王公到:
“師兄;想那赤城外所設各個驛站;俱是為那各種不同目標而學、且學有所成的學子所設;然其所以謂稱‘小康小吏驛’、‘封疆大吏驛’、‘加官進爵驛’、‘高官後祿驛’、‘名利雙收驛’等名目;倒也還則罷了;卻為何還要設那些‘陽奉陰違驛’、‘狗仗虎勢驛’、‘勾心鬥角驛’、‘損人利己驛’、‘權詐謀私驛’、‘撞鐘混飯驛’ 、‘看破紅塵驛’等齷齪名目呢?難道這等惡行也要為它備下後路不成?”
(下接第七十九回 張永年求榮賣主 俠荊軻手刃伯丕)
第七十九回 張永年求榮賣主 俠荊軻手刃伯丕
第七十九回 張永年求榮賣主 俠荊軻手刃伯丕
東王公道:
“師弟;不是那等說法。無論哪個學子在初學啟蒙之時;都看似沒有陽奉陰違、狗仗人勢、勾心鬥角、損人利己、權詐謀私等齷齪目的和品行;大多數人;俱不是為了出名;就是為了得利;但當他學成之後;尤其是當他頭戴上了烏紗帽、身披上了蟒龍袍、腰繫上玉鑾帶之時;突然間就如同換了一個人一樣;那些陽奉陰違、狗仗人勢、勾心鬥角、損人利己、權詐謀私等等齷齪想法及壞毛病;就自然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