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這張王牌。
據二程忽悠,理這個東西又稱天理,為什麼要加個天呢?因為要強調它是先於萬物而存在的,天生就有的,雷都打不掉的。
於是張載從棺材裡爬出來不滿道:“靠,那老子的‘氣’呢?將其置於何地?”
二程不緊不慢道:“你丫一邊歇著去,聽我繼續來忽悠。你那套“氣”的理論已經過時了,應該與時俱進改造一下。理是爸爸,氣是兒子。由於龍生九種各個不同,兒子裡面有有人才也有人渣,有自我奮鬥的也有待業啃老的。終於有一天,爸爸一怒之下,把這幫兒子都趕出家門讓他們自己去闖蕩江湖,於是各種氣就開始在天地之間遊走,其中的敗類濁氣浸染於人心,就變成了人的私慾和邪念。為了改造大家的世界觀,樹立以“八榮八恥”為指導思想的良好社會風氣,我們要存天理滅人慾,天理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向外界格物窮理,趕走壞兒子,找到好爸爸,你就豁然貫通了。
沒過多久,一個更猛的人跳了出來,此人吸納整合了前幾位大忽悠的思想,又旁收佛老,構建了一套完整而龐大的哲學體系。
朱熹。
朱熹說,太極是一切的源頭。太極很淘氣,有多動症,動來動去就衍生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分化為金木水火土五行,並進一步形成了春夏秋冬,天地萬物。
然後太極又像孫悟空一樣“拔毛分身”,分出無數個小太極附著在萬物身上。
其實朱熹版的太極實質上就是“總理”,小太極就是“分理”。“總理”和“分理”其本質都是一樣的。
“分理”散佈於萬物之中,“總理”囊括散佈於萬物之中的“分理”。
萬物可以分別透過自己的“分理”呈現出一個“總理”,即呈現出一個太極。
這有點暈,不過沒關係,朱熹知道你會暈,所以做了一個比喻——月印萬川。
月亮只有一個,萬川各不相同,卻都能倒映出完整的那個月亮。
接著,朱熹開始一板一眼地給理下定義了:
1 理是先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出現的無色無味沒有形狀的東西。
2 理是萬事萬物興衰執行的總規律;
3 理是倫理道德的基本準則。
而氣呢,與理相對,有形有狀,化為萬物,比如美女佳餚,豪宅名車,挑撥你的情慾。
理就是道,氣就是器。
OK,下面注意看這幾條對應關係:
理——性——道心
氣——情——人心
理跑到你的心上面就叫做性,性本善的性,用人話說就是“道心”。
氣跑到你的心上面就叫做情,情慾的情,用人話說就是“人心”。
道心秉承天理,有仁義禮智信的特點;人心秉承形氣之私的特點,飢食渴飲愛美女。朱熹並不否定人心,也承認雖聖人亦不能無人心,用他的話說就是道心需要人心來安頓,人心需要聽命於道心。
道心與人心相互交織融為一體。比如範跑跑平時站在講臺上人模人樣地傳道授業,地震一來他還是得自己先跑;再比如有些美女年輕時以玩弄感情為樂,四處騙吃騙喝,等到有朝一日成了大齡剩女,還是願意找個忠厚踏實,事業穩定的工科男嫁了好好過婚姻生活。
歸根結底,萬物的構造都離不開理和氣。理是指導事物執行的規律,氣是構成事物形態的材料。二者彼此相依,不可分離。
但是朱熹認為,人心有私慾,因此危險;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前者應當剋制,而後者應當主動向外界求取。
當程朱理學成為官方意識形態之後,這種趨勢就更加明顯,最終的結果便是否定人心,肯定道心。
性統治了情,理主宰了心,人悲哀地淪落為理的載體,存在於世的意義與山川草木無異。說難聽點,就是植物人兒。
於是,以陸九淵為首的,不願被忽悠成植物人的反對者紛紛跳了出來。
一直反對到陳白沙,陳白沙收了個徒弟叫湛若水,湛若水有個鐵哥們叫王陽明。
王陽明廓清了陸九淵以降所有朱熹反對者紛紛擾擾地觀點,六個字解決問題:少廢話,心即理。
。。
43 乾坤由我在 安用他求為
心是宇宙的本體,萬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據,衡量是非的標準,天地間諸事諸物,舉凡綱常倫理,言行舉止,成敗榮辱,皆不出於我心。
王陽明說,求之於心而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