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明確地知道,一切都是由本心顯現出的因果。所以,他也就不會作惡和貪求幻相中的一切事情,能夠超然物外,悠遊人生,同時也就徹底解脫了對死的恐懼——正如《圓覺經》中佛祖說,〃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進而積極快樂地生活在這個如夢如幻的世界中。這時在證悟者心中,夢境就是仙境,就是極樂世界!
總之,實相無相,即是五蘊皆空。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就能除一切苦,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般若波羅蜜多〃。〃般若〃譯為智慧,〃波羅蜜多〃譯為到達彼岸。整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能照見五蘊皆空,就到達解脫一切苦的彼岸了。因此,能夠照見五蘊皆空(認識到實相),即解脫一切苦!
以上內容是證悟實相就能解脫一切苦的根本原因。那麼如何才能認識到實相呢?
四、如何認識到實相
實相是一切皆是幻相。認識到幻相的方法可以從以下兩種角度進行。
第8節:
第一種認識角度:四大分解,則無六根;無有六根,則無妄心。
下面透過《圓覺經》中佛祖所述的方法認識。
《圓覺經》:〃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簡釋上文:由四大(地水火風)組成的我的身體,最終都會迴歸到地水火風之中。正所謂塵歸塵、土歸土。當四大都歸於其所來處時,那麼〃我〃又在哪裡呢?因為有了四大的和合才生出能夠感知外在世界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為六根與四大相互和合感應,所以才出現了一個虛妄的〃心〃。因此,當四大歸入其所來處時,由四大組成的六根也就隨之散滅。當六根散滅後,又從哪裡去找出個由六根組成的〃心〃呢?因此,由六根和合而生成的妄想心即是幻相的。既然妄想心是幻相,那麼由此六根感知到的一切山河大地,以及色身妄想都是虛妄的。反過來說,正因為一切皆是虛妄的,因此才存在一個非虛妄的〃非幻不滅〃的東西,否則的話,虛妄又相對於誰而有呢?因此〃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以上第一種認識到一切皆是幻相的角度,是從〃四大分解則無六根,無有六根則無妄心,既無妄心則無外在世界〃,以及也不存在一個〃一切皆滅〃的角度去認識到一切皆是幻相的——所謂本來無一物。
第二種認識角度:見到如來本心,即見一切皆是幻相。
如果能夠認識到存在一個創造出一切山河大地的〃本心〃,也就認識到了一切皆為幻相!就是說,如果認識到有一個真,就認識到其他一切非真即〃幻〃!那麼如何見到本心呢?實際上,整部《楞嚴經》就是一部如何見到本心的經。所以下面從《楞嚴經》中的兩段話去看如何見到本心。
《楞嚴經》第一段話:〃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
解釋:佛祖對阿難說:你應該知道,當你看見明亮之時,見性不是明亮;當你見到黑暗之時,見性不在黑暗中;當你見到空間時,見性不是空間;當你見到堵塞時,見性不在堵塞中。所以你應該知道,當你見到一切世間永珍之時,能見的〃見性〃既不是世間萬物,更不在世間萬物之中。你要想找到見性,應當從見性是〃離一切所見到的永珍,而見性本身卻不可能被眼睛見到〃的角度去認識(所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因此,你認為見性是由因緣自然及和合而生的認識是錯誤的。正因為你們大眾總是從〃見性〃是可以被指示出來的角度去認識見性,因此不能夠真正地認識到〃實相〃。
《楞嚴經》第二段話:〃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遍覽水陸空行(圖1…3)。雖有昏明,種種形象。無非前塵,分別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