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等到大姨到小城來看我們,母親便把幾雙棉鞋拿了出來,母親沒想到自己的姐姐說不是不樂意要,是孩子們不樂意穿,鄉下人也很少納鞋底做鞋了,全買著穿。
母親看到自己的心血就這樣白白地浪費掉了,很是不快,大姨大概是怕我的母親挑理,最後還是收下了,說是讓我的姨夫去穿。從此以後,母親再也沒提做鞋的事,母親的鞋樣冊也就壓入了箱底。
我的大弟結婚後,他讓老人家給未出世的孩子做雙虎頭鞋,母親這下子可樂壞了,立馬放下手中的活喜滋滋地去翻箱倒櫃,又拿出了那本鞋樣冊,帶上老花鏡,盤腿坐在床上,一頁一頁地翻,沒拿起一個鞋樣兒,叨唸著這是從誰家畫來的,那個是
誰家給的,話語中充滿了自豪和欣慰,找到那張虎頭鞋樣時,她老人家眼睛裡充滿了喜悅,不停地叨唸:找到了!找到了,我說不扔吧……
母親這時似乎才找到了自己的責任。
到我的小弟結婚後,母親有張羅著做虎頭鞋,小弟說不用了,已在街上買了兩雙,母親惱了,一個勁地罵小弟不會過日子。過後,母親好幾天對小弟都沒好臉子。
母親的鞋樣冊再一次地壓入了箱底。
老人固執,不理解晚輩的心思,有能力了何必還去那樣勞累。
那天,母親不知為啥又想到了她的鞋樣冊,拿出後久久地望著,臉上掛著淚水:“拿去扔了吧。”我說:放著也不佔地方。“沒用了,用不著了,我也做不動了”母親下了決心把其扔掉。
伴著母親大半生的鞋樣冊就這樣被我扔掉了,歷史的前進拋棄的何止是一本鞋樣冊?過去那種貧窮的日子只是留在記憶力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衡水湖,小城的護心鏡
衡水湖,小城的護心鏡
衡水湖位於小城的南端,古稱“千頃窪”。傳說這裡曾是三國時袁紹排兵佈陣之地,當年的廝殺聲,鎧甲的凜凜之光,早已遁聲匿跡,留給我們的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湖,鑲嵌在我們這片古老又年輕的土地上。
衡水湖是一片沒有開發沒有休整過的處女湖,像一個純樸的鄉下的少女,充滿了天真和魅力。湖中沒有種植荷花,但仍不失其倩姿萬種;野生的蘆葦在月夜下如眼睛上的睫毛,使衡水湖這顆美麗之珠更加嫵媚。柔風吹過,擺而不散,總讓你想象著她的神秘。
遊衡水湖,垂釣,踏青,我在白天裡來過無數次而在月色中就很少了。那日,我和朋友們在月夜中來到了衡水湖,坐在湖的護堤上,靜靜地注視著湖面,幾多貪婪,幾多欣慰,幾多遐想……
月兒爬了上來,在天空中行走。
衡水湖在這蟾光玉夜中輕嗲軟語,微波細浪,擁著湖的岸,彈奏著神奇的音符;偶有戲水的蛙兒鳴叫著,衝破湖的靜謐和安詳;白亮亮的水面上魚兒打著踺子,泛著一輪輪的漣漪,像是昭示著湖的年輪……遠處,水面上有兩隻水鳥悠閒地飄蕩,如同玩心很重的兒童,輕搖慢擁,讓我們憶起童年,記起往昔。
衡水湖的夜,沒有秦淮河的濃豔,更沒有西湖那三潭印月的嬌美,她默默地,像是“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一樣。然而,我想,用不了多久,衡水湖就會“天生麗質難自棄”,“回眸一笑百媚生”。
微風吹來,帶著湖水的靈氣撲向我們的臉頰,象少女用粉撲子撒香於面頰,芬芳四溢,讓人爽。讓人快。
靜坐於岸邊,痴情痴神。
遠處,養魚人的木棚裡燈火點點,漁人累了,睡了,枕著湖的靈氣,擁著湖的馨香,夢著湖的物產,掛著欣慰的笑靨,鮮活的魚兒在他們的夢裡活蹦亂跳……
夜深了,湖兒也睡了,連不知安靜的娃兒也收起了自己的喉嚨。湖靜了,靜的連我們的魂魄也想遊離體外在湖上遨遊一番。
收魂攝魄的衡水湖呀!你把這樣優美的境界留給了我們,讓我們今生來消受。這方寶鏡不知從何而來?是仙人們無意的失落?還是上蒼感悟到小城太小,沒山沒江的而把她點化在此,讓小城的人歇著時有話題,有自豪,也許是當年壯士們失落的護心鏡?我想:這些全不是,她是小城人們的護心鏡。
人生界說
(二十歲):這時的青年人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朝氣,心中有世界,世界在心中,對於前面的路充滿了無限的希望,他們不知世事的滄桑,敢說敢做,好幻想好行動,敢於創業敢於失敗,更敢於捨棄一切,因為,他們知道,捨棄地還能掙回來,摔倒了,拍拍塵土,包紮好傷口繼續自己的行程,這就是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