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日子,你自己也清楚。自由身再不好,那也比一輩子給人當下人的強。”
也不是五六七八歲的孩子,都說古代孩子早熟,想來這十一二歲應該是明白道理的。
說了這話,陳郄就起了身,“我們在江南也停留不了多久,在這段時間裡你可以慢慢想。你也老大不小,不是孩子了,有權利決定自己以後該做什麼。”
跟那小子說完,陳郄又跟傅家表妹道:“今天也累了一天了,快回去睡覺。”
把傅家表妹帶回兩人的屋子,陳郄才繼續問道:“你問出什麼來沒有?”
傅家表妹愛心爆棚,“怕是被嚇著了,我說什麼都不吭聲,怪可憐的。”
看得出傅家表妹的關切,陳郄就把劉喜玉的猜測說了出來,“就說你跟著舅舅,這麼多年也沒見丟過,這要真是哪家後宅裡的事情,我們也沒辦法。”
傅家表妹不願意往那個方向想,杵著下巴下意識的就是替人說好話,“也有悄悄跑出去玩被拐賣的,看把人養得白白胖胖不像被苛待,怕是家裡人沒那麼壞,就自己頑皮吧?”
到底是何種緣由,陳郄就不知道了,雖然她偏向於是家宅不寧,但傅家表妹說得也不無道理,萬一是孩子排斥誰所以悄悄跑出來也說不定。
如此,陳郄就把問出這孩子是誰,是哪家出來的重任交給了傅家表妹。
兩個孩子年紀相差不多,雖然傅家表妹早熟許多,也肯定比她這麼個三十多的怪阿姨跟那小子有話說。
傅家表妹爽快的應了,洗漱後又跟陳郄說了許多悄悄話,兩人這才入睡。
等第二天,再見劉管事,還沒讓陳郄開口,劉喜玉就自己說了話,“昨天他們撿了個孩子回來,你讓人查一查哪家丟了孩子。還有衙門裡也去走動走動,看有沒別的孩子被拐賣。”
別說是江南,就是天子腳下的京城,也時常有丟孩子的,在這方面劉喜玉就比陳郄經驗老道。
倒不是他被拐賣過,而是八卦聽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經驗,像抓人販子這種事情一經發現就要趁早,否則以人販子的狡猾,再抓就不容易了。
不然以朝廷對人販子之重罰,為何到如今也屢禁不絕。
陳郄一聽就知道自己姐妹沒問出個名堂的事情被劉喜玉知曉了,這事兒本不是秘密不說,就劉喜玉身邊兩個包打聽,要不是關著門說的話,沒有人家打聽不到的。
看著劉喜玉這般吩咐下去,下頭劉管事正臉應聲,陳郄就覺得,劉喜玉這人嘛,雖然平時有點端著,做事兒倒挺仔細的。
回頭劉喜玉發現陳郄一臉你還不錯的表情看著自己,不知為何,自己心裡也有些難以描述的喜悅。
第074章 司家
朝中有人好辦事,人販子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結果。
這本也是群體作案,到晌午時候,那一浪的人販子就被抓了回來,連帶著解救了十來個小孩子,都是被拐賣的。
劉管事一直在跟陳郄談江南開設翠玉齋的事情,這些訊息也都是劉管事的大兒子報上來的。
也沒避著人,劉管事的大兒子親自走的一趟,火燎火燎的去,有了訊息又火燎火燎的回來跟一席人說得清清楚楚。
劉管事能管著江南這麼多的鋪子,自然跟官府的關係良好,此回劉大去就是走的自己的門路。
加上劉喜玉雖然只是個空頭國公,不過到底打著勳貴第一家的名頭,突如其來的到了江南,江州的官員們即便不知道對方是為何而來,為了保險起見,也願意跟人親近一些。
不過因劉喜玉沒有官職在身,又是化外之人,才不敢前來打擾。這會兒有了親近的機會,自然就不會放過。
案子破得快,被拐賣的孩子這會兒還都在州府裡待著,已經有衙門的捕快們到處通知有誰家丟了孩子,可以到府衙裡面去尋了。
劉管事聽得點頭,對自己大兒子的表現是十分滿意的,回頭就與劉喜玉道:“既然孩子都是從本城中拐來的,要查清楚那位小郎君的身份,只需一兩日足以。”
其實要是生意人家的孩子,在十一二歲已經被當爹的時常帶著出門長見識了,劉管事覺得要這孩子真要出身商家,自己也未必不認識。
不過江南商賈多,官員也多,保不齊是哪家官員的孩子,有更合適的法子打聽到身份,也就不用他多此一舉了。
這事兒陳郄也沒瞞著那小子,只管讓傅家表妹說與他聽。
不過效果並不明顯就是了,那小子打著當啞巴的盤算,也不知道心裡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