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頁)
佩領命去了。宋如慧同宋如錦說:“你許久不曾進宮,不知道君陽還認不認識你。”
宋如錦想了想,道:“小孩子忘性大,多半是不認得了。”
正說著,小君陽已經推門進來了。一進門,就興沖沖地跑到宋如錦面前,大聲說:“姨母,你可算來了!”
宋如錦歡喜地笑起來:“殿下還記得我?”
小君陽言之鑿鑿:“姨母這般貌美,君陽自然不會忘記。”
宋如錦笑得更開心了。
宋如慧也笑著搖頭嘆氣:“心裡只記得美人——打小就這樣。”
小君陽一臉認真地辯駁道:“《孟子》中說,知好色則慕少艾。君陽記得年輕美貌的姨母,有什麼過錯?”
宋如慧又嘆了一聲,對宋如錦道:“你瞧瞧,讓他讀書,他都讀了些什麼!”
宋如錦笑倒在美人榻上,過了半晌才撐著美人榻上的薄毯坐起來,也一本正經地拿《孟子》裡的句子回應小君陽:“殿下,你還是‘人少則慕父母’的年紀啊。”
——人小時候都是傾慕父母的,等長大了,“知好色”了,才知道喜愛年輕姣好的美人呢!
小君陽覺得她說得頗有道理,便一言不發,像是陷入了沉思。
而後宋如慧招呼宋如錦去吃石榴。小君陽就不再苦苦思索了,跟宋如錦一起坐下剝石榴吃。
過了三刻鐘,便是宮宴開始的時辰。
這回宋如錦和徐牧之是名正言順的夫妻,不用分席而坐,兩人並排坐在一張桌案前面。徐牧之一直殷勤地給宋如錦夾菜,知道她不會吃酒,還特意吩咐宮侍換了甜甜的蜂蜜水過來。
一向不愛吃宮宴的宋如錦難得吃了不少飯菜。
宋如慧總是情不自禁地朝他們兩個看過去,次數多了,梁宣就問她:“你總看著他們兩個幹什麼?”
宋如慧下意識地說:“許久沒有見到妹妹了……”而後才發現問話的是梁宣,便沒有繼續說下去,只道:“他們夫妻恩愛和順,臣妾看著高興。”
梁宣神色淡淡地點頭。
宮宴熱鬧了一個多時辰。末了,帝后先行離席,朝臣命婦們各自歸家,徐牧之正打算同宋如錦一起回去,便見一個宮侍走來,道:“世子爺,陛下有事要和您商討。”
徐牧之見天色已晚,就跟宋如錦說:“妹妹先回去吧,早點歇息。”
宋如錦便獨自一人坐上馬車,往靖西王府行去。
徐牧之則去御前覲見。
梁宣問他:“朕近來為一事所擾,徐卿可知是什麼事?”
徐牧之心道,陛下您說話能不要拐彎抹角嗎?有什麼想說的趕緊說完行嗎?我還趕著回去陪媳婦兒呢!
但他面上仍是恭謹嚴肅的模樣,拱手行禮道:“臣不敢妄自揣測聖意。”
梁宣悠悠道:“是柳州府一事——徐卿你說,我派誰去當那裡的知府為好?”
徐牧之怔了怔。大家都不想知柳州,這時候說誰都是在得罪人。他斟酌著答道:“臣無識人之明。此等朝廷命官、一方知府,上承聖意,下濟黎民,還需陛下裁定。”
——我什麼都不知道,陛下您自個兒看著辦吧!
梁宣便一臉信任地說:“徐卿太謙虛了。”也不等徐牧之回答,又緊接著說道:“徐卿先回去仔細想想,明日上朝務必給朕一個人選。”
梁宣也知道這是件損人不利己的差事,他就是故意交託給徐牧之的——誰讓方才宴上皇后總看著你們夫妻倆、不搭理朕呢?你讓朕不痛快了,朕也讓你不痛快。
徐牧之只好應了聲“是”,硬著頭皮將這得罪人的差事接了下來。幸而只是讓他推舉旁人,不是讓他自己遠赴柳州府上任。
其實梁宣心底很想把徐牧之夫妻兩人遠遠地打發走,最好去柳州府這樣山長水遠、離京萬里的地方,但他倘若真的這麼做了,宋如慧定然要同他置氣……其實他能感覺到,這小半年來宋如慧都在試著接納他,漸漸也有了心有靈犀的默契,他已經捨不得打破這份美好了。
既然如此,那留著她那個礙眼的妹妹在京中住著也未嘗不可……反正現如今宋如錦也不能隨意進宮了,再不會三天兩頭跑到宋如慧跟前晃悠。陪伴宋如慧最長久的人,終究只有他一個。
隨後梁宣又假惺惺地賞了徐牧之幾樣東西,便放他離宮歸府了。
這時候宋如錦已經到了王府的花園。
夏日的夜空寧靜深邃,星幕廣闊,半輪明月高掛,皎潔的月光撒在後院的池塘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