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2/4 頁)
貴,卻叫謝璇格外喜愛,嫁往信王府的時候便隨身帶了過來,上回專門從韓玠送的禮物堆裡挑出來,日常拿來泡茶喝。
她的目光在蘆葦間徘徊,好半天才挑簾去看郊外的景緻。
綠樹成蔭,桑陌縱橫,遠山如黛,近水似練。
謝璇忽然很想念韓玠,非常非常想念。
如果他還在京城,大概會抽空陪著她來郊外散心,哪怕只是挽手走過這青翠天地,也足矣讓人幸福盈胸。
他現在會在做什麼呢?
數百里之外,韓玠也在出神,只是面前擺著的是潼州一帶的沙盤,以蓋城為中心,沙堆上插了大小不同的紅綠旗幟。他的身旁站著滿副鎧甲的唐靈鈞,另一側則是潼州都指揮使蔡高,沙盤的對面,是幾位盔甲俱全的部下將領。
☆、第135章 135
潼州算是雁鳴關內的第一道屏障。南苑王在攻破雁鳴關後便氣勢洶洶的長驅直入,直到在潼州碰到韓遂父子時才稍有收斂,可惜彼時韓遂父子還不能盡掌兵權,指揮用兵時都處處掣肘,雖然消解了南苑王的攻勢,卻並未能立時攔住南苑王南下的腳步。
直到韓玠到來後,韓遂等猛將才能靈活用兵,扭轉了形勢,由步步後退轉為僵持,至此時,還奪回了幾座被南苑王佔下的城池。
而此時的南苑王,還佔據著潼州最要緊的一座城池——蓋城。
韓玠的目光落在沙盤,緊鎖蓋城四圍,北面還被南苑王佔據,東西南三面卻已被奪回。
“殿下真的要親自去攻打蓋城嗎?”蔡高站在沙盤邊上,指著左右兩座城池,“左邊有韓老將軍,右邊有劉將軍,咱們只消奪回了北邊的虞城,四面合圍,困都能困死那蠻子!”
“可這般圍困,需要多久?東南已有奏報傳來,南琉的軍隊騷擾邊境,屢次試探,蠢蠢欲動。若這邊不能速戰速決,恐怕東南不安。何況——”韓玠挑眉,看向蔡高,“南苑王難道想不到這點?三面圍困,北邊是他唯一的退路,從雁鳴關到蓋城,糧草補給必走虞城,那邊的防守應當不比蓋城鬆懈多少。”
蔡高雖坐著都指揮使的位子,卻沒真的打過多少仗,如今既已形成三面合圍,便打算使巧困死南苑王,來日兵家工筆,也許還能道他一聲計謀過人。而韓玠所考慮的,顯然比他更實際,也更遠——蔡高只需要盯著潼州的地盤,韓玠所考慮的,還有東面和南面的鄰邦。
南苑王的事必須速戰速決,拖延一天邊多一分變數,若令南琉生出野心,朝廷剛剛換了君主,諸事未定,待到兩面對敵之時,錢糧將領皆會不支,處境實在艱難!
“隔著一條寬水,攻打蓋城都是難事,想越過蓋城突襲虞城,難上加難。”一直鎖眉沉默的唐靈鈞抬臂,手中的長劍劃過一道弧線,“末將以為殿下言之有理。鐵勒曹太后下旨征討,固然亂了敵方軍心,卻也將南苑王逼入背水一戰的絕境。他若無法在鐵勒立足,必然會以寬水為界,死守已攻下的城池,自雁鳴關至寬水,這一帶足夠讓他休養生息。所以蓋城與虞城之間,必然嚴防死守,不易突破。不如去繁就簡,直取蓋城。”
——他早年無緣沙場,只在此次隨韓玠出征,雖然在先前的幾回奪城中表現不俗,到底積累單薄,如今還只是個末等小將。若非韓玠器重和唐樽將軍的名聲助力,根本無緣這等議事。
論軍功官階,他比不上在場的任何一位前輩。然而言辭神色之間,卻篤定非常。
蔡高尚且沉默不語,對面一位面目沉著的老將也頷首道:“寬水非渡不可,既然這場硬仗勢在必行,集中力量攻破防守最嚴的城池,在此戰將南苑王打得鎩羽,也能措了敵軍銳氣,往後便可一鼓作氣。且以蓋城據守,隔寬水供應錢糧,取寬北之地,便更有勝算。”
片刻沉默,另外兩位將領也出言附議。
更有一位性格粗悍的將軍道:“他奶奶的,那蠻子現坐在蓋城裡耀武揚威,老……末將恨不得立刻把那狗頭砍下來,哪還耐煩等來等去!”——他原是庸州將領,被南苑王逼得退至此處,瞧著韓玠到來後勢頭轉好,便迫不及待要去奪回失地,對於潼州這位紙上談兵的都指揮使並無過多敬重。
韓玠掃一眼意有所動的蔡高,便將一枚小小的旗幟插在虞城的位置,沉聲道:“五日後,渡水攻城!”
四月初六的夜晚,唐靈鈞隨先鋒將領率先渡過寬水,韓玠隨後,黎明時分,敲響戰鼓。
蓋城原本就是南人之地,城中佈防軍備一應都是原先的城守所佈置,即便城守還被南苑王困在蓋城,卻還有不少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