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1/4 頁)
看她不再亂髮脾氣,紫煙略哄哄,一場風波便算過去了。只回頭想想,她倒覺得好笑。
這幾年辛姨娘在家裡越發沒有存在感了,若不是仗著身邊有個哥兒,大家幾乎想不起她的存在。
等到順哥兒再大些,分了自己的院子搬出去,辛姨娘可就更加摸不著邊了。
在這個時候,一個妾室最應該做的,不是老老實實討好主母,柔順乖巧的博得夫君的憐愛麼?
可辛姨娘是怎麼做的?
不是陽奉陰違,嘴甜心苦的刺夏珍珍兩下,就是在寧懷璧回家的時候,各種裝腔作勢,甚至鬧到裝病的地步。
夏珍珍算是脾氣好的,頂多嗤笑幾聲,不理她就完事。寧懷璧可乾脆得很,有病直接請大夫。該吃藥就吃藥,可千萬別拖!
紫煙覺得,辛姨娘實有點拎不清。
她還當自己是宮中妃嬪爭寵呢,皇上看到妃嬪為了爭奪他的歡心各出奇招,總會有種奇異的滿足感。
可這是寧家,一個作風正派,家風清正的普通官宦人家。而辛姨娘充其量,也只是個稍有身份的妾,兩個哥兒的生母罷了,沒人會故意作踐她,卻也沒人會特意捧著她。
尤其寧懷璧,成天在外頭做官,操心勞力的已經夠費神的了,好容易一月回趟家,自是想好生歇歇的。偏還要打起精神哄一個動不動就迎風落淚,對月吟詩的妾室,他有病啊!
所以辛姨娘總想不明白,為什麼寧懷璧那樣一個有學問的郎君,怎麼偏愛跟哥兒討論什麼船遊得快,跟姐兒討論什麼衣裳應該搭配哪件首飾?
她覺得這全是夏珍珍的過錯,把人帶歪了。可紫煙卻覺得,這才是寧懷璧需要的放鬆和休息。
要說正經事,寧懷璧也不是不管。
象寧芳的大字,寧紹棠的功課,他每次回來必要考較的。因為子孫出息關係到寧家前程,他肯定要操心。可他跟一個妾室討論詩詞學問幹什麼?是指望這個妾室再去嫁個高門,還是讓她去考個狀元?
說到底,辛姨娘還是擺不正自己的位置。
始終懷惴著一顆做主母的心,卻偏偏只是個妾室,而那個正經主母又是她極其看不上,總覺得處處不如自己的,所以心態一失衡,難免做出各種荒唐事。
可這些道理除非她自己悟了,否則旁人再也點不醒的,她對紫煙沒那麼好,紫煙也不費這個神了,且就這麼哄著過吧。
所以紫煙反倒盼著寧芳能結門好親,讓寧家更加蒸蒸日上,她這樣做下人的才能雞犬升天。
說來倒有些羨慕念葭,畢竟寧芳是真心在替她打算。否則一個丫鬟的婚事,怎肯勞動好幾個媒婆,三天兩頭的上門說?還東挑西揀的。
可自己呢?明明她比念葭還大兩歲,可辛姨娘哪管她要不要嫁人,要不要生兒育女了?
哦,夏珍珍倒是提了幾回,都是老實可靠的家僕管事,可全都被辛姨娘推了。過後還背地裡說夏珍珍不盡心,給紫煙找的都不是好的。可她呢,怎麼連找都不找了?
仰頭望天,默默嚥下眼中的淚,紫煙安慰著自己,總算寧府是個好人家,不打不罵還沒有那些噁心的事,就算辛姨娘難纏了些,又能怎樣?
可她此時卻怎麼也想不到,人生的際遇真不是能猜得到的……
第244章顧府
顧家雖也曾是金陵豪門,但經歷當年那番變故,後又以耕讀傳家,是以家產大不如前。
如今顧老爺又是主動降職,回鄉奉養老母,並沒有太多餘財,便只在鄰近金陵學府的城郊置了一所普通宅院。又把宅院後頭的荒地買下,栽種了許多花木,才勉強算是修出個花園,有了幾分模樣。
因夏珍珍還是第一次上門拜訪,顧太太笑著做了個介紹。
“我們家老太太也是在鄉下過慣了,所以見不得有地方閒著。除了這片園子裡原有的幾棵棗樹,讓人種的大半都是能吃用的。那邊還有一塊菜地,可是老太太的寶貝,若精神好,每天都要來走一遭。便是剛才還拉著我交待,一定要帶你們去看看,若有喜歡的,便挑籃子鮮菜回去。”
夏珍珍剛進門時,已經去拜見過顧老太太了。
老人家已經八十多了,耳朵也背了,話也說不大清楚,但心裡極是明白。生怕客人陪著老人家不自在,只應個景便讓媳婦帶她們來園子裡逛。
夏珍珍自小就是給這樣一把年紀的爹孃帶大的,所以對老人家極有好感,頓時笑道,“老人家都這樣,我爹也是。在園子裡種了好大一塊菜地,上回結了個大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