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1/4 頁)
的拒絕了。
“上回我們扣著玉環不給,是怕落到不明身份的人手裡,回頭府上再找我們討要,惹來麻煩。這會子你們既來了,這玉環我們物歸原主,此事就此作罷!湯老爺也不要怪我們氣性大,我也是為孃的,不怕跟您說句掏心挖肺的話。我女兒還沒嫁過去呢,就惹得婆婆這樣不喜,就算她此刻同意,心中難免有疙瘩。回頭我女兒嫁了,讓婆媳如何相處?”
湯老爺十分尷尬。
寧家的怒火他是想得到的,可他特意把兒子帶來,也是想讓寧家看看他一表人才的兒子,說不定會被打動,博一個好結局。
只沒想到,未來的丈母孃雖重女婿,但更重視婆媳關係。
說來也對,日子雖是小兩口的,但又怎麼撇得開公婆?尤其自家還是獨子。
湯老爺想了半天,只能苦笑著看向寧四娘,“太太是個明白人,多的話我也不好多說。這事怎麼說都是我們湯家對不起寧家,還望能給我們一個改過的機會。不如您先想想,再給我們答覆好麼?”
夏珍珍想說不用了,可寧四娘卻吩咐人帶湯家父子下去休息了。
因夏明啟常來做生意,早在村裡另蓋了一個小院,用來待客也不失禮。
等人走了,夏珍珍忍不住問,“娘,莫非您還想同意?”
寧四娘嘆了口氣,她確有此意。
湯夫人雖然糊塗,但湯顥確實是門不錯的良配。
家境好,人品好,不糊塗,不愚孝。遇事有主張,且願意擔當,這樣小夥子若是錯過,誰敢擔保就能遇到更好的?
若說婆媳不好相處,可哪家的婆婆又是好相處的?
相比之下,湯家只有一個獨生子,其餘不過幾個嫁出去的庶女及庶女婿,沒有正經小叔子大伯子,幾個姑嫂關係其實單純很多。
聽完婆婆的分析,夏珍珍也猶豫了。
她方才是在氣頭上,所以覺得這門婚事無論如何也不能成,可仔細想來,婆婆說的也有道理。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只要女兒不是去嫁那種父母雙亡,兄弟死絕的孤家寡人,總會遇到幾個糟心的親戚。相對來說,湯家算是人際關係比較單純的,就是婆婆略有些鬧心。
可一二十年後,公婆老去,總是小夫妻兩口子過日子。這樣一想,湯家太太喜不喜歡,也沒什麼要緊的,況且這家公公看起來又明理懂事。
可真要答應麼?別說夏珍珍,就是寧四娘也有些不甘心。
主要是之前鬧的,太特麼憋屈了!
“回頭,叫他去我那兒坐坐吧。”得知婆媳倆的糾結,程三公子默默想了一會兒,發話了。
其實,他更能明白寧四孃的擔心。
不管是何種理由的退婚,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總是會影響到名聲的。
況且,這還是因為“夏家女不好生養”的流言,引發的退婚,如果傳出去,總會有捕風捉影的人,把汙水潑到小姑娘頭上。
到時不僅是寧芳,就連寧茵寧萍的婚事都會受到影響。
而最好的解決辦法,無疑是結親。和湯家迅速定下婚事,才是對流言最大的反擊。
所以就算程三公子生平最不愛管閒事的一個人,為著那個他挺喜歡的小姑娘,還是決定管這一把了。
湯家那小子,算他走運!
第272章考核
對於程三公子的決定,寧四娘無疑是感激的。
怎麼說,她們婆媳都是女流之輩,就算想反悔,有些話也不太好說。可是有程嶽出面就不一樣了,如果一個男性長輩能夠表示對湯顥的認同,她們再認下這門親事,就會順理成章許多。
所以當程嶽提出,讓寧芳也來看一眼,自己也拿個主意時,寧四娘也是贊成的。反正如今事情孩子們都知道了,便讓寧紹棠寧茵幾個兄弟姐妹都去給寧芳打掩護,做成手足相親,然後“無意間”遇到湯顥的模樣。
接到差使的兄弟姐妹們紛紛忙活開了。
寧紹棠絞盡腦汁想了幾個刁鑽古怪的問題,打算考較一下這個比他還老的“妹夫”。
安哥兒簡單,只要“姐夫”能比他在更短的時間裡,拼出最複雜的那艘船模,就是好的,否則就是笨蛋。
寧茵和寧芸覺得這些兄弟太不走心了,她們決定聯手做一道點心,如果能嚐出所有的原料,才能算他過關。
至於年紀還小的寧萍和順哥兒,還不太懂事,只眨巴著大眼睛等著瞧那個未來的姐夫,參加哥哥姐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