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頁)
墨都忍不住感慨了句,“這趟上京,也走得太舒服了!”
簡直比他之前伴寧懷璧上京趕考還愜意。
寧芳一笑,“便如此,大家也是出了力的。等到京城安頓下來,娘已說了,皆會多發一個月的月例,並輪著放兩天假逛逛京城。只在安頓下來之前,還是要打起精神來的。”
下人們聽了齊齊應喏,跟著上京的趙豐年更道,“主子都這樣仁厚,若還繃不住,那就活該被打發出去了。”
這話略狠,聽得眾人齊齊菊花一緊。
此地可不比金陵,若在金陵被打發了,還有些親朋故舊可以投靠,但若是在京城被打發了,可找誰哭去?
想想來時那沒膝深的大雪,還有無數的高山大川,他們這些下人,若沒有主家帶領,甚至連許多方言都聽不懂,要怎麼找回家去?
這下子大家的皮都繃緊了,雖有人心裡會怪趙豐年說這樣話太狠,卻對主子的吩咐更加不敢怠慢了。
寧芳挺滿意的。
趙豐年已決意做她手中的一把刀,那她只管用上就是。當主子的光會施恩可沒用,得恩威並施才能令人真正折服。
安置妥當,寧芳便去侍奉祖母了。
這一路雖有鏢師士兵幫忙,走得輕鬆許多,但畢竟風雪交加,寧四娘還是病了。也不重,就是一直咳嗽。她又怕耽誤行程,竭力忍著,卻越發聽得人心疼。
路上寧懷璧在方便時,也曾請過幾個大夫,都說寧四娘是年紀大了,勞損太過,又不慣北方風寒所致。可在外頭也不方便熬藥燉湯,夏珍珍只好把家裡剩的一點燕窩全攢著給婆婆煮了粥,連順哥兒都吃不到了。
可就算如此,還是效果不大。
所以每停一處,只要有條件,寧芳就積極去給祖母變著花樣做吃食。只北方多羊肉,偏燥熱,如今寧四娘卻是吃不了。但敏中尋的這客棧不錯,寧芳去廚房時,竟意外發現一尾活鰱魚。
雖個子小了些,但總算可以換換口味。當即也不問價錢便買下,洗剖熬湯,給寧四娘下了一碗細細的銀絲面,又配上幾樣爽口小菜,親自送去。
出門遇到寧茵,見她已端著飯菜,十分遺憾,“我還說收拾好了,就去給祖母做頓飯,又被二姐搶了先。”
寧芳拍拍她的小肩膀,“你把弟妹照顧好就行了,凍瘡藥都塗上了嗎?”
寧茵點頭,還伸出手給她檢查,“瞧,都塗上了。萍兒她們幾個我和芸兒也盯著塗好了。”
大冬天出門真挺遭罪的,就算馬車裡放了炭爐,到底不比屋子暖和。家裡幾個孩子,除了寧芳,全都生了幾粒小小凍瘡。
有的在手上,有的在腳下,象安哥兒順哥兒坐不住,老愛伸頭往窗外看的,耳朵上都給凍上了。
一熱就癢,一冷就疼,很是遭罪。
所以寧芳乾脆把弟弟妹妹們都帶在後頭車上,不讓到寧四娘跟前晃悠,省得祖母看了更操心。這會子讓寧茵回屋準備吃飯,她才把銀絲面送到寧四娘屋裡,卻見夏珍珍也在。
見大女兒進來,無奈道,“你祖母非要見你五妹妹,哎!”
寧芳也想嘆氣。
家裡病號除了寧四娘,還有她的小五妹。寧萍從小身子就不牢靠,稍吹吹風就得請大夫吃藥。這幾年稍大些,寧芳本想讓念葭教她一些拳腳功夫,可念葭直搖頭,這樣根骨,她可不敢教。萬一傷著,可不是玩的。
於是只好用最笨的辦法,讓寧萍每天都繞著院子多走幾圈,倒也漸漸把她養好了些。可出門沒這條件,又天寒地凍的,小丫頭還是病倒了。
夏珍珍一直不敢抱到婆婆跟前,只放自己身邊照料。
可寧四娘再怎麼難受,每天總要見一眼孩子們才安心,幾日不見小寧萍,就知她不好了,非要抱來看,可一看就過了病氣,弄得寧四娘咳嗽得更厲害了。
於是寧懷璧發了話,不僅不許小女兒到母親跟前去,就是其他幾個孩子有什麼不好的,也堅決不許抱到母親跟前去,否則他就去寧四娘跟前跪著,任母親責打。
這麼大年紀的兒子都開了口,寧四娘也不好違拗。只是如今都到了固州,眼看快進京城了,她是無論如何也要看看好些天沒見的孩子們了。
先看安哥兒幾個,只是些小小凍瘡,倒還無妨。最後見到寧萍又瘦得跟個小猴兒似的,寧四娘未免又揪心難過了一回。
小寧萍還懂事的寬慰著她,“祖母別擔心,等到了京城,安頓下來,我多吃幾頓,很快就長好了。到時我也跟四姐姐一樣圓嘟嘟的,讓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