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2/4 頁)
寧四娘聽。
她自然是好意,只寧四娘倒有些錯愕。
她沒想到最懂她心的,居然是那個素來不怎麼靠譜的二兒媳婦。
梁溪老宅的家,幾乎是她和丈夫如燕子銜泥般,齊心協力建起來的。又在那裡生兒育女,從青春到白髮,再沒人比他倆更加珍視和愛惜那個家了。
但也因此,她才決意放棄。
斯人已逝,守著間空屋子又有何意義?
兒孫有兒孫們的前程要奔,做長輩的除了扶著他們前行,再適時放手,沒有更多的選擇。
寧懷瑜和寧懷璧均已入官場,除非是獲罪,否則此生很難再回到梁溪那個狹小的地方去追憶往昔,至於寧芳她們長大了,更有各自前程要奔,何必留著個老屋給孩子們添麻煩?
就算將來孩子們實在懷念,想要回老宅,再找二房或買或換,也未必拿不回來。
就如她當年被迫去到梁溪時,可曾想過有朝一日,那時瞧來面目可憎的叔伯們竟然也會有這麼通情達理的一天?
所以做人有時真不必爭一時長短,只管往自己最有利的方向走就是了。
只是感慨完了,寧四娘又順勢勸起徐媽媽。
“如今你那一雙兒女既肯孝順,何不留在金陵?若嫌家裡不安逸,你就替我守著屋子。這麼一把年紀了,很不必千里迢迢跟到京城去吃那個苦。”
徐媽媽卻笑,“太太都走了,這屋子有什麼好看的?我雖一把年紀,再做不動什麼事,但總可以陪著太太聊聊天,解解悶。否則太太哪天想起舊事,可找誰說去呢?只要太太不嫌棄我累贅,我必是要跟去的。”
寧四娘笑嘆了口氣,“那往後,咱倆就作個伴吧。”
孩子們都大了,都會有各自的人生。也只有她們這樣的老人,才能相伴終老了。
又過了幾日,寧芳打發去查訊息的趙豐年回來了。
雖說心中早有預料,可在得到確實的訊息時,寧芳還是有些驚訝的。她讓趙豐年去查的,是辛姨娘的莊子。而那,卻早已經不是辛姨娘的莊子了。
或者說,從一開始,那裡就沒有屬於過辛姨娘。
至於當年她找藉口送到鄉下的兩個婆子,也根本沒有去過,應是早被賣了。然後辛姨娘自以為隱秘發賣那些首飾,連當鋪帶價錢,趙豐年都打聽得清清楚楚。
辛家早就敗落了,甚至有的主子還要找下人借錢遮醜。除了一個空殼,如今什麼也不剩下。她所謂的嫁妝,已基本是個笑話。
哦,還有一事。
那就是辛姨娘的大伯,當年因受賄而獲罪的辛升乾。
聽辛家人說辛升乾蒙皇上聖壽,天下大赦,故此也免了罪了。如今他又想起復,正四處折騰找人情呢。所以如今辛家人掛在嘴邊的話,都是“等我大伯當了官”如何如何。
按寧芳的意思,便是讓夏珍珍去找辛姨娘,敲打一番,讓她明白自己的份量,往後少折騰那些么蛾子。
可夏珍珍在聽說後,倒沒有落井下石,幸災樂禍,反囑咐女兒再別外傳。
“此事你我知道即可,你爹你祖母那裡都不必多說了。”
寧芳十分不解。
辛姨娘是個什麼性子,這些年怎麼也處明白了。替她隱瞞,只怕她也不會感激半分。
第284章團聚
寧芳皺眉,“娘你也未免太好心了。可你這樣替她遮掩,她又不會感激你半分!”
可夏珍珍搖頭道,“我不是指望她感激,只是記得你外祖的一句話。錢不可賺盡,事不可做絕。她如今倒黴,就跟那落水狗似的,你去打了又有什麼意思?不如給她留張麵皮,讓她自己還有東西端著,也能少生些是非。”
寧芳方才笑道,“娘你可越來越聰明瞭!”
她當然知道,這事最好是留作把柄,等到日後有機會再打辛姨娘一個措手不及。只怕她娘過於寬厚才隱忍不提,如今見夏珍珍既然想明白了,寧芳也不多言。
只夏珍珍倒倒有件事交給她,“那趙小二既回來了,你又想帶去京城,便讓他快些回去收拾行李,順便把喜鵲家的兄弟帶去見見。”
寧芳點頭,走前讓喜鵲帶她哥嫂來見了一面。
來之前,喜鵲早已悄悄跟她說了,她這大哥雖不夠伶俐,但相對來說,還算是老實本份,只嫂子心眼有點多。
寧芳一笑,不怕沒心眼,有心眼的人才更願意上進。只要給她指明方向,倒比那些渾渾噩噩的更有用。
於是,在喜鵲兄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